全球教育展望

课程教学基本理论

  • 德国劳动教学论:学科定位、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任平;林嘉雯;

    德国劳动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教学论,将普通教学论的一般理论范畴进行了学科性转化与实践性运用,是一门兼具研究性与应用性特征的学科,也是指导学校劳动教学实施的行动指南。其理论框架将培养劳动从业者、生产者/商品制造者、市场消费者等角色的职业行动能力设立为基本任务;引入了克拉夫基“教学论分析”与布兰卡茨“教学设计”等经典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劳动学科教学法,为劳动教学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专业指导。综合分析学科建设的域外经验,我国新时代劳动教学论建设应聚焦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完善多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2024年02期 v.53;No.439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异域察论:近20年来国际赫尔巴特协会研究述评

    张卉;

    作为二战后赫尔巴特教育学在德国学界复兴的产物,国际赫尔巴特协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思想研究的公益性学术组织,有着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协会《章程》和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吸引着来自全球近二十个国家的研究者。近二十年来,国际赫尔巴特协会所关注的主题既涵盖赫尔巴特本人的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思想的解读与比较,同时也涉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思想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和接受。在方法论层面,国际赫尔巴特协会的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为传统解释学研究、比较研究、接受史研究和注重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四种类型。未来国内学界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国际赫尔巴特协会的合作与对话,参与国际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思想研究的全球性数字共享平台建设,着重深化对赫尔巴特形式美学、政治哲学以及儿童的知性、审美和道德判断力培育等话题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当前国际赫尔巴特协会的运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本土教育学派的制度化建设,以提高本土教育学派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02期 v.53;No.439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教材研究

  •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内容的设计

    郭宝仙;隋湘虹;

    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文化折扣现象,分析我国英语教材与英语世界中中华文化内容的异同对英语教材设计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语料库研究和文本分析法,比较高中英语教材和国际英语语料库对有代表性的26个中华文化关键词在内容、呈现方式和内涵认识等方面关注的异同。研究发现,两者对中华文化的关注情况大体一致,即对其中11%的文化关键词关注度都较高,而对73%的文化关键词关注度较低;我们引以为豪的一些中华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未出现,但其在英语世界有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其中华文化内涵并不显著。教材和语料库对中华文化都以单独呈现为主,与其他文化共现为辅,语料库比教材更多地采用共现方式;两者对个别中华文化内涵的认识比较接近,对有些文化的内涵理解差异较大或异同兼有。研究建议,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内容的选择应注意结合双向需求,选择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分,文化内容的呈现应尽量体现局内人、局外人等多种视角。

    2024年02期 v.53;No.439 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学理价值、现实困境与基本逻辑

    雷浩;杨春明;

    21世纪以来,全球不少国家迎来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浪潮,然而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们均面临“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哪一种教材使用是有效的”之困惑。在我国要回应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厘清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基本逻辑。这既能够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保障,又有助于明晰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还能够推动学校教材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主体教材使用的审视,发现其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学校教材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使用教材随意性倾向明显;学生使用教材落差大。基于此,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起学校统筹的教材使用制度,形成教师“理解—运用—评估—改进”教材的循环机制,学生与教材良性互动以实现自身发展和成长,从而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多主体系统良性互动的学校层面教材使用机制。

    2024年02期 v.53;No.439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儿童研究

  • 意义缺失:乡村学生“游戏成瘾”的形成根源——以《王者荣耀》为游戏样本的质性研究

    石亚兵;徐乐宁;唐开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青少年投入各种形式网络游戏的时间不断增加,因过度游戏而引发的成瘾现象愈发凸显,其中乡村学生的游戏成瘾问题尤为突出。已有研究忽视了乡村学生特有的文化和社会境遇,因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他们成瘾的形成根源。田野资料显示,乡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到双重意义危机:一是在面向未来时感到“读书无望”;二是转向现实寻求人生意义时无所安顿。危机当然不是无法消解的,当游戏与乡村学生相遇,游戏的竞争性机制、丰富多彩的游戏社交和同伴崇拜让乡村学生找到了新的寄托,游戏中的自我狂欢替代了学习和前途带来的意义寻找。进一步地,在本文看来,“游戏成瘾”其实是一种生命安顿,是在构建新的主体,寻求新的生命存在方式。不难发现,研究结果为分析乡村学生游戏成瘾现象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鉴的理论框架,也为理解数字时代乡村学生的遭遇和命运揭示了一种新视角。

    2024年02期 v.53;No.439 5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教师教育研究

  • 教师与教研员何以联合:教研共同体的生成与运作

    漆涛;张永琴;田敬峰;

    教师与教研员缘何联结是揭示中国教研组织特色、运作机制和建构中国教研理论话语体系的关键论题。本文依托“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调研”数据库,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入手,分析教师与教研员得以联合的缘由,探索教研共同体的生成与运作逻辑。借鉴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教师与教研员的联合主要源于共同愿景、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合作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其从分散群体逐渐稳固并通过多重纽带强化社会联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科层化团状教研结构。中国教研共同体在内涵特质上表现为三个方面:从群体到类共同体再到共同体的特征表达;中国语境下的共同善与教师构成性自我生成;科层化和圈层化结合的多重共同体与冲突。

    2024年02期 v.53;No.439 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 话语分析视角下教研与课程改革关系演变:从指导管理迈向服务引领

    谢静;雷万鹏;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关系密切,把握两者演变脉络与内在逻辑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话语分析视角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研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历经了确立与弱化、恢复与规范、转型与创新三个阶段,实现了由“指导管理”到“服务引领”的话语转变。这一话语变迁源于制度外力与内部动力的双重作用,呈现出以“渐进层递”为特征的演进模式,体现了从单一话语到多元主体互动话语的更迭趋势,并展现出以教研组织为中介的课程改革行动路径。通过进一步健全我国特色教研制度,以“服务”为理念创新教研机制,以课程领导力为重点提升教研人员素养,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加强校本教研等措施,实现教研与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53;No.439 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课程改革的中国经验

  • 小学语文圆形阅读教学法15年探索

    单明芳;

    阅读素养是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课堂教学中“要点抓不住、思维拓不开、理解深不了”的阅读难题,该成果提出“找点、拉线、成圆”的小学语文圆形阅读教学法,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如何确定阅读教与学的关键点、切入点;如何建立文本阅读模式;如何促使师生融会贯通,实现阅读素养快速提升。形成了两大理论贡献,一是提出了一种突破思维瓶颈的新方法论;二是建构了一种跳出阅读围城的教与学新模式。提炼了四大实践策略,一是构建了圆形阅读教学框架体系;二是提炼了圆形阅读教学找点方法:从课题、关键词、重点句、思考题、单元篇章页中找;三是总结了圆形阅读教学拉线方法:从反复处、矛盾处、变化处拉;四是完善了圆形阅读教学成圆方法:以口头描述、延伸阅读为凭借。该成果让学生阅读思维变得清晰,阅读素养快速提升;教师教学思维更有结构,教学能力显著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最终为全民阅读、终身教育助力。

    2024年02期 v.53;No.439 10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 为学会而教:以学历案为内核的学习支持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李玉国;

    本研究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针对“教与学脱节”“教与评分离”“知识不能转化为素养”等问题,进行了8年的持续探索,形成了以学历案教学为抓手,覆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建构了帮助学生“学会”、促进学生“会学”的学习支持系统。问题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促进了教学常规各环节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学科专业理解和学科育人能力;全学科、持续性的行动研究和学习支持系统的不断优化迭代,为学生的学习力及学业成就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丰富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实践样态。

    2024年02期 v.53;No.439 12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国际课程改革前沿

  • 助推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课程设计探究——基于国际课程改革经验

    陈振中;车越彤;

    社会变迁引发新一轮知识革命,社会情感能力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向度。为了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一些国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了各种探索,并通过以社会问题和全球议题为核心导向、以行动者网络生成知识脉络、以“公民行动”落实社会实践、将SEL要素融入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式助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鉴于国际课程经验,助推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课程设计可从这几方面推进:在课程目标方面,引入真实社会问题,突破学科知识壁垒;在课程内容方面,走出“学科崇拜”的课程立场,围绕“核心素养”整合课程知识;在课程实施方面,沟通异质认知场域,凝聚社会教育力;在课程评价方面,引入社会情感能力指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

    2024年02期 v.53;No.439 13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哈佛大学社会情感学习的实践框架与推进策略

    杨婷;黄新海;

    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学生应对21世纪挑战的有力武器。它在本质上回应了教育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基本使命,在教育改革面临情感转向以及世界各国纷纷进行实践探索的背景下,美国哈佛大学EASEL研究团队聚焦社会情感能力的养成策略,从核心要素、环境要素以及过程要素三个方面构建了自内而外的实践框架,其价值旨向指引了社会情感学习的前进道路,即从认知提升、家庭启蒙、学校培育以及社会统整四个方面构建社会情感学习的推进策略。

    2024年02期 v.53;No.439 1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