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第一次从政策、理论与实践层面全方位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努力。以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课程改革试验区等构成的课程改革政策框架;围绕知识、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核心概念的理论创新;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教学规范和教学行为的革新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共同构成了本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三维建构。
近年来,项目课程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然而,和项目课程相关的术语纷繁复杂,让人倍感困惑。通过对克伯屈“项目法”及其理念的溯源,在融合现代项目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本文厘清了项目课程的内涵与特征。项目课程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支持儿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与多元展示的生成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必须具备生成性的结构,源于真实的问题,并体现儿童的视角。从课程实践的视角,项目课程的生成分为确立主题、项目探究和展示总结三阶段。有效的项目课程融合了成人与儿童视界,随着项目的生成,儿童与教师都在成长。
同伴互助学习因其突出了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而更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创生,其中,话语是知识创生的关键要素之一。学生在同伴互助学习中可以通过话语分配权力、发展身份,并通过规则均衡权力、减少偏见。话语作为知识创生的起点,同时也是影响同伴互助学习中知识创生的外在表现,其言外之力、内容和话轮是帮助学生形成权衡能力、树立权威认同、建立权责观念的重要因素。基于对话语和同伴互助学习中知识创生关系的论证,在实际课堂实践中,可以通过发扬互助精神,减少压迫性的言外之力,从而创造良好的互助环境;通过即时分析学生的话语内容,优化互助小组的配制;通过制定规则,均衡分配学生的话轮,以此提升同伴互助的效率与效果。
为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活动需要克服目标分割化、碎片化等还原倾向,达成综合性的教学目的。多种整体取向的教学设计理论均将真实完整的任务作为整合多样化的具体教学目标的载体,围绕有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开展学习与评价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设计选取表面特征多样化的系列任务以递增难度、渐撤支持的方式排布,借助任务序列促进心理模式的构建和学习的迁移,在教学设计理论中补充了课程组织方面的策略,为单元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情感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帕罗特树形情感结构框架设计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对教师日常情感体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对于学生和教学的爱和责任是教师积极情感的重要来源;同侪间的共享和支持能给予教师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对于科研的情感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职称评定给部分教师情感激励的同时,也挫伤了部分教师的进取心;家长在学生教育方面的不配合给教师带来负向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教师情感调节的个人和组织策略。
忙已经成为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受身兼数职、多重张力和被动互赖等结构性工作特征的影响,教师之忙相当可观。但教师之忙形态各异,却又最终都变成一种循环。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受社会期待的影响,教师们对“正常之忙”的界定决定了“忙”是走向稳态循环还是恶性循环。与西方的向外归因相比,教师们对“忙”的影响因素的向内归因和“求解”策略的向内使力,使得忙之循环更具有一种宿命论色彩。理论解释上,我们将循环因果论的视角引入忙之研究,以同时纳入系统分析和行动分析。从行动科学的视角,本文提出了调整心智、识别界限和改善互动的超越忙之循环的行动思路。
语言浸入式教学是国际上流行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模式。本文以CCUEI项目研究为例,阐述了英语浸入式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英语浸入式教学原理,旨在通过自然习得、用英语教授非语言学科来拓展外语学习的途径。探讨了英语浸入式教学对教师专业提升的阶梯:对英语零起点儿童进行全程英语教学;在全英语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用目标语(英语)教授学科课程;用目标语教授综合课程。反映了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容、学科、目标语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及可行性,彰显了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相吻合的方面,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在加拿大多种第二语言(法语)教学模式中,法语浸入式教学以其“整合语言和内容”的鲜明特征和文化育人成效,获得政策的持续支持,迎来大发展机遇:项目注册率显著增长,从强调学生双语能力的提升转向培养跨文化公民。但法语浸入式教学也面临师资发展困境,因此,联邦和各省政府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扩大教师招聘范围、加强在职教师指导等措施,持续推进法语教育。浸入式教学模式启示我们:可通过外语学科培育核心素养;推进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加强双语师资的职前培养。
美国联邦“关键语言”政策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端外语人才、国别区域专家和公民的全球胜任力,并通过财政资助,鼓励州和地方实施关键语言教学,推动了中文教育从校外培训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再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发展。犹他州K-12中文浸入式教学项目规模大、承续性强、参与人数多、学生成绩优、社会反响好,成为美国外语教学领域的翘楚。探究美国中文浸入式教学的发展状况,分析犹他州中文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促进中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推展非通用语种行动计划提供借鉴。
<正>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吴刚平安桂清周文叶——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安桂清、周文叶教授主编,16位课标修订专家合作撰写本书,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和迎接挑战等方面阐释新方案新课标的改革特点,并就实施推进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策略建议。
<正>《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视野,中国行动”的办刊理念,追踪国际教育改革战略与学术前沿,研究中国课程大变革的现实,讲述课程教学的精彩故事,引领“中国经验,世界共享”的潮流。本刊主要设置如下栏目:1.课程教学基本理论2.教材研究3.学习研究与课堂转型4.教育评价制度改革5.儿童研究6.教师教育研究7.学科教育新视野8.课程改革的中国经验9.国际课程改革前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