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课程教学基本理论

  • 苏格拉底的自制教育:基于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的分析

    杨志城;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里,苏格拉底本人的自制及其自制教育引人注意。其自制教育基于"自制是德性的基础"这一原则,而自制并非自制教育的目的,它不足以成为灵魂的一种卓越品质,同时自制教育有其自身的潜在问题。自制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好的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基础。研究苏格拉底自制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其背后的教育目的,有助于我们切入其教育哲学。

    2020年08期 v.49;No.397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从家庭到城邦的政治教育——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之谜

    贺晴川;

    如何教育"政治人"是古往今来一切政治体的核心任务,也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课题。当前西方学界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复兴,部分是为了弥补自由民主制长期缺乏的这种政治教育维度,而波考克的"公民共和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努力之一。本文第一部分讨论波考克如何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命题演绎出一套"积极自由"的政治教育学说,剖析其解释的偏颇之处;第二部分旨在回归亚里士多德原本的思路,认为"城邦"而非"人"的本性才是理解"政治人"及其教育方式的前提,进而凸显"家庭"在城邦中发挥的礼法功能;第三部分从家庭出发讨论了亚里士多德政治教育的两大主题——友爱与正义,以此观照古典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年08期 v.49;No.397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哈里斯初等学校分科课程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朱文富;孙雨;

    威廉·托里·哈里斯在19世纪末期基于自己的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且富有创见性的初等学校分科课程理论,对美国小学课程的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哈里斯初等学校分科课程理论对我国当代初等学校的课程发展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2020年08期 v.49;No.397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学科教育新视野

  • 为语文的教育还是为教育的语文——与温儒敏教授商榷

    叶波;

    将读书兴趣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进而倡导语文课堂以示范并传授读书方法,课外通过海量的阅读以实现这一目的,存在着对语文教学历史传统的误读和对语文教学现实的误判,未能彰显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语文教学应突出其教育性。"为全体学生而教"、坚守"立德树人"、立足"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应予倡导的价值观、目的观和实施观。树立理性自觉的语文教学改革观,在教育学的立场中系统梳理总结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得失,是"为教育的语文"可能的实现路向。

    2020年08期 v.49;No.397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真实情境中地理问题生成的学习进阶研究

    苏小兵;杨向东;潘艳;

    核心素养指向真实情境中复杂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生成是问题解决者启动和开展这一创造性过程的起点。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隐晦的真实地理情境为研究任务,收集学生生成地理问题的过程信息,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学生生成地理问题的认知加工模式和学习进阶。研究发现,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生成模式存在三种类型;学科语言运用水平和领域专长水平是确定不同问题生成模式的关键性区分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三阶段五水平的问题生成学习进阶不仅较好拟合了研究数据,理论上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设计真实情境下核心素养测评,以及改进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

    2020年08期 v.49;No.397 4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教师教育研究

  • 幼儿园教师培训效能评估研究述评

    黄瑾;李欢欢;

    近年来,旨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培训效能评估已成为学前教育、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梳理国内外幼儿园教师培训效能评估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发现,尚存在着效能评估对象分界较模糊、研究指向较分散、评估工具较匮乏、评估指标较宽泛等问题。于此,本文从效能评估对象、框架与内容、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视角四方面进行探讨和反思,展开对未来教师培训效能评估的研究述评,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效能评估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启示。

    2020年08期 v.49;No.397 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课例研究的缘起和流变:回顾与前瞻

    张侨平;陈敏;

    如何促进有效的教学是世界各地教育系统长期关注的问题。开展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尤其是有系统地进行课例分析则是近三十年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本文回顾和分析了课例研究的缘起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中传播、本土化的过程。研究发现,课例研究在日本学校中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之后逐步主题化、模式化和制度化。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国际比较的开展,课例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并被移植到其他地区。在借鉴外来理论框架和本土化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着眼点和目标。课例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常态,需要在研究方法上考虑与一般教学理论的深入融合,在研究目的上从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转变为将教学经验理论化,在研究成效上要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协助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2020年08期 v.49;No.397 7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TALIS 2018专题研究

  • 教师评价的多维关系与有效方式

    丁钢;

    <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2019年发布了《TALIS 2018结果(第一卷):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教师和学校领导》(TALIS 2018 Results (Volume 1):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as Lifelong Learners),着眼于教师如何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在课堂上运用知识和技能,并适当注意劳动力的人口结构、教室的

    2020年08期 v.49;No.39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中芬师范生培养特色及其影响的比较——基于TALI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葛欣;王冠男;

    由于在PISA测试中持续而卓越的表现,中国上海和芬兰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各国学习的标杆。然而,中国上海和芬兰学生优异学业表现背后所反映的教师教学模式却是截然不同的。上海学生成绩好,但学习时间过长;芬兰教育以"快乐学习"著称,学生学习时间少,但效率高。本研究将利用TALIS 2018数据,以上海和芬兰具有师范生背景的新教师为样本,审视中芬师范教育状况及其对职后教学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师范生培养上,芬兰看重"使用ICT教学"和"课堂实践",而中国重视所教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除课堂实践外,中国师范生比芬兰师范生更加认同专业准备的充分度;在职后的教学上,具有师范背景的芬兰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ICT教学的策略上频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背景的上海教师;而后者则在教学清晰和认知激发策略上显著高于芬兰。通过对两地的比较,我国师范教育应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运用和教学实践环节上加大投入。

    2020年08期 v.49;No.397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反馈对上海教师教学改进的影响——基于对TALIS 2018数据的分析

    徐瑾劼;

    大量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强相关。以教师评价为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联性,旨在回答如何通过教师的学来推动教育教学改进并最终转化为学生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以反馈为切入点,利用TALIS 2018数据库,对标OECD国家均值,通过描述和比较上海教师获得反馈及反馈对教学改进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审视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教学改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反馈机制的普及化水平高,95%以上的上海教师在评价后均接收过反馈,但不同教师群体间存在反馈机会的不均衡;第二,在各国普遍采用的6类提供反馈的方法中,通过课堂观察向教师直接提供反馈对于教学的改进最有效;第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协作的学校氛围是高质量反馈的重要保障。

    2020年08期 v.49;No.397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中国上海教师的工作压力水平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基于TALI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朱雁;

    教师工作压力是导致教师流失、职业倦怠及职业吸引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利用OECD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 2018)国际数据库,对标国际均值,对上海教师工作压力水平、压力来源及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看,处于较高压力水平的上海初中教师的比例显著低于OECD均值且在参加本轮调查的48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下游的位置;上海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工作,包括批改作业和备课等;工作压力对上海教师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对不大,但教师工作对教师个人生活时间的挤占较为严重。在策略上,赋予教师学校事务决策权以及营造安全有序的学校环境有助于缓解上海教师工作压力。然而,从根本上看,改变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才是真正为教师减负的关键。

    2020年08期 v.49;No.397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温江经验

    <正>主审: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编:鄢亮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江区学历案区域推进改革实验项目组组长曾宏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毓舜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学历案三部曲"最新乐章总结区域性经验致敬先锋式探索学历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新尝试国家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在课堂,课堂变

    2020年08期 v.49;No.39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诚邀

    <正>《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视野,中国行动"的办刊理念,追踪国际教育改革战略与学术前沿,研究中国课程大变革的现实,讲述课程教学的精彩故事,引领"中国经验,世界共享"的潮流。本刊主要设置如下栏目:1.国际教育改革前沿2.课程教学基本理论3.学科教育新视野4.学习研究与课堂转型5.课程改革的中国经验

    2020年08期 v.49;No.397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