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 核心素养:敢问路在何方

    朱立明;马云鹏;

    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新指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他山之石,可攻玉乎?(2)舍本逐末,可得真乎?(3)革故鼎新,可求进乎?(4)参差不齐,可度量乎?基于以上问题得到相应的启示与建议:(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实现国际核心素养的本土化转变;(2)逐本清源,以求真谛——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建设,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守正求新,道器同进——完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继承,基于学科本质完成立德树人目标;(4)因地制宜,并举不悖——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

    2019年03期 v.48;No.380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核心素养:敢问路在何方

    朱立明;马云鹏;

    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新指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他山之石,可攻玉乎?(2)舍本逐末,可得真乎?(3)革故鼎新,可求进乎?(4)参差不齐,可度量乎?基于以上问题得到相应的启示与建议:(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实现国际核心素养的本土化转变;(2)逐本清源,以求真谛——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建设,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守正求新,道器同进——完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继承,基于学科本质完成立德树人目标;(4)因地制宜,并举不悖——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

    2019年03期 v.48;No.380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什么困难——对“一师一课”政策实施过程的考察与思索

    董辉;钱晓雯;杨伟悦;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世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点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项重大规划和决策都将之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尽管政府决心大、投入多,相关的政策举措也相继出台,但仍然面临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两张皮"的困境。本文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这个国家用以推进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和抓手为例,从"政策实施"的视角详细考察了该项活动在地方和学校层面如何被落实的复杂情形、呈现了上述"两张皮"现象何以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对政策运行中的"行政推动"与"竞赛驱动"机制及其局限进行了反思。据此,本文从完善政策设计和优化实施机制两个维度,在参照国际教育改革前沿趋势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真正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效及深度融合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2019年03期 v.48;No.380 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什么困难——对“一师一课”政策实施过程的考察与思索

    董辉;钱晓雯;杨伟悦;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世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点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项重大规划和决策都将之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尽管政府决心大、投入多,相关的政策举措也相继出台,但仍然面临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两张皮"的困境。本文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这个国家用以推进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和抓手为例,从"政策实施"的视角详细考察了该项活动在地方和学校层面如何被落实的复杂情形、呈现了上述"两张皮"现象何以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对政策运行中的"行政推动"与"竞赛驱动"机制及其局限进行了反思。据此,本文从完善政策设计和优化实施机制两个维度,在参照国际教育改革前沿趋势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真正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效及深度融合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2019年03期 v.48;No.380 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国际教育改革前沿

  • 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边界消弭”——伯恩斯坦视角下的芬兰科学课程与教育形态

    徐扬;

    目前,从世界各地开展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如何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中的理论思考,是影响整个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芬兰开始全面推行突出能力发展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标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再一次引起了世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芬兰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多围绕于某一学科课程标准的解析,或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较少着眼于芬兰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教育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特别是其"分类"和"架构"的概念,分析了芬兰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学科、师生关系和时空环境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边界消弭"现象,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借鉴,但也要看清其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特殊背景,不可简单复制。关键字

    2019年03期 v.48;No.380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边界消弭”——伯恩斯坦视角下的芬兰科学课程与教育形态

    徐扬;

    目前,从世界各地开展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如何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中的理论思考,是影响整个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芬兰开始全面推行突出能力发展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标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再一次引起了世界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我国学者在芬兰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多围绕于某一学科课程标准的解析,或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较少着眼于芬兰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教育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特别是其"分类"和"架构"的概念,分析了芬兰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学科、师生关系和时空环境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边界消弭"现象,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借鉴,但也要看清其产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特殊背景,不可简单复制。关键字

    2019年03期 v.48;No.380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周险峰;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是美国标准化考试制度实施过程的伴生物并将与之相始终。百余年的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一个阶段,主要反"考试统治",也就是试图消除考试左右教育活动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反对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问责的依据。作为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传动器,未来的标准化考试只会发生技术性改良而不会被取消。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有多方面的诉求,但追求考试的公开、公平、有效及多元是其主要目标。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对市场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富有多方面的启发,特别是在如何科学地看待考试及其对社会和教育的公平影响方面能给我们诸多的借鉴。

    2019年03期 v.48;No.380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周险峰;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是美国标准化考试制度实施过程的伴生物并将与之相始终。百余年的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一个阶段,主要反"考试统治",也就是试图消除考试左右教育活动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反对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问责的依据。作为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传动器,未来的标准化考试只会发生技术性改良而不会被取消。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有多方面的诉求,但追求考试的公开、公平、有效及多元是其主要目标。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对市场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富有多方面的启发,特别是在如何科学地看待考试及其对社会和教育的公平影响方面能给我们诸多的借鉴。

    2019年03期 v.48;No.380 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英国公立小学学生评价机制探究——以伦敦H公立小学为例

    张文军;谢一凡;

    本文选择教育督导与评价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英国,以英国公立小学为对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研究和剖析其学生评价机制与策略。宏观层面分析英国政府部门对公立小学学生评价的政策和维度,微观层面以具体案例呈现公立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开展评价管理、进行课程教学评价、日常评价,以及对学生进行学年评价等方面的做法;从而全面呈现其"为学习而评价"的评价范式的具体实现路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公立小学学生评价提供参照。

    2019年03期 v.48;No.380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英国公立小学学生评价机制探究——以伦敦H公立小学为例

    张文军;谢一凡;

    本文选择教育督导与评价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英国,以英国公立小学为对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研究和剖析其学生评价机制与策略。宏观层面分析英国政府部门对公立小学学生评价的政策和维度,微观层面以具体案例呈现公立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开展评价管理、进行课程教学评价、日常评价,以及对学生进行学年评价等方面的做法;从而全面呈现其"为学习而评价"的评价范式的具体实现路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公立小学学生评价提供参照。

    2019年03期 v.48;No.380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教师教育研究

  • 教研员工作投入: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国明;胡惠闵;

    工作投入是描述教研员工作状态的重要构念,采用改编的教研员工作投入量表对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4 752名教研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研员工作投入由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因素构成;我国教研员工作投入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编制、职称、机构类型和地区等不同层级的因素对教研员的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女教研员的工作投入高于男教研员;有编制教研员的工作投入高于无编制教研员;随职称升高,教研员工作投入水平呈上升趋势;来自省级教研室和教科院/所的教研员,其工作投入水平均显著高于来自省级教育学院的教研员;从东部地区到东北、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教研员的工作投入水平逐渐降低。

    2019年03期 v.48;No.380 6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教研员工作投入: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国明;胡惠闵;

    工作投入是描述教研员工作状态的重要构念,采用改编的教研员工作投入量表对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4 752名教研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研员工作投入由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因素构成;我国教研员工作投入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编制、职称、机构类型和地区等不同层级的因素对教研员的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女教研员的工作投入高于男教研员;有编制教研员的工作投入高于无编制教研员;随职称升高,教研员工作投入水平呈上升趋势;来自省级教研室和教科院/所的教研员,其工作投入水平均显著高于来自省级教育学院的教研员;从东部地区到东北、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教研员的工作投入水平逐渐降低。

    2019年03期 v.48;No.380 6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反馈研究:议题、方法与启示

    张丽敏;张怡然;乔雪峰;于书林;

    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反馈是促进师范生实践技能提升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本文以国内外师范生教育实习反馈的实证研究文献为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法对63篇文献进行编码分析,揭示教育实习反馈研究的主要议题和方法。研究发现:现有教育实习反馈研究主要关注:(1)实习反馈目的、形式、标准和工具;(2)师范生对教育实习反馈的认识与态度;(3)学校指导教师(school mentor)和大学指导教师(university supervisor)的反馈特点与效果;(4)师范生、大学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的三者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教师实习反馈研究主要采用质化研究,混合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对实证文献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应构建基于信任关系的有效实习反馈支持系统,真正发挥教育实习在师范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第一,以人际信任为核心,形成师范生、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三方稳固关系,营造出良好互动环境,提升实习指导反馈的实效;第二,关注师范生群体内部及个体的信任关系,重视同伴反馈和自我反馈;第三,有效的制度支持以保障教育实习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另外,本研究认为需大力加强我国情境中的教育实习的反馈研究,未来研究应在多学科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拓展研究内容,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究教育实习反馈的多元议题。

    2019年03期 v.48;No.380 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反馈研究:议题、方法与启示

    张丽敏;张怡然;乔雪峰;于书林;

    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反馈是促进师范生实践技能提升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本文以国内外师范生教育实习反馈的实证研究文献为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法对63篇文献进行编码分析,揭示教育实习反馈研究的主要议题和方法。研究发现:现有教育实习反馈研究主要关注:(1)实习反馈目的、形式、标准和工具;(2)师范生对教育实习反馈的认识与态度;(3)学校指导教师(school mentor)和大学指导教师(university supervisor)的反馈特点与效果;(4)师范生、大学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的三者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教师实习反馈研究主要采用质化研究,混合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对实证文献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应构建基于信任关系的有效实习反馈支持系统,真正发挥教育实习在师范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第一,以人际信任为核心,形成师范生、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指导教师三方稳固关系,营造出良好互动环境,提升实习指导反馈的实效;第二,关注师范生群体内部及个体的信任关系,重视同伴反馈和自我反馈;第三,有效的制度支持以保障教育实习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另外,本研究认为需大力加强我国情境中的教育实习的反馈研究,未来研究应在多学科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拓展研究内容,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究教育实习反馈的多元议题。

    2019年03期 v.48;No.380 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基于1980—2012年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

    石亚兵;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2019年03期 v.48;No.380 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基于1980—2012年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

    石亚兵;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2019年03期 v.48;No.380 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教材研究

  • 教材审定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张惠虹;

    教材审定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以该原则检视现行教材审定制度,存在将教材与教科书概念混用、审定主体不清、审定程序不当等问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教材审定制度的有益经验,明确教材审定制度中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起统一规范的配套法律体系、形成有效透明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明确科学的教材审查标准和客观公正的监督救济机制,使教材审定充分体现依法治教的要求。

    2019年03期 v.48;No.380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教材审定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张惠虹;

    教材审定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以该原则检视现行教材审定制度,存在将教材与教科书概念混用、审定主体不清、审定程序不当等问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教材审定制度的有益经验,明确教材审定制度中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起统一规范的配套法律体系、形成有效透明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明确科学的教材审查标准和客观公正的监督救济机制,使教材审定充分体现依法治教的要求。

    2019年03期 v.48;No.380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教材内涵及其研究的国际视野

    徐斌艳;

    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它还承载着社会规范或价值,蕴涵有特定的感知世界的模式。教材研究是一类跨学科研究,其中话语理论、媒体分析、知识社会学等对教材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教材既有其物理形态,呈现为客观给出的信息结构;又代表一种主观图式,指向理解或感觉教材的方式。课程视角下的教材研究既需要站在读者立场,又需要研究教材本体的语言特征。

    2019年03期 v.48;No.380 11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教材内涵及其研究的国际视野

    徐斌艳;

    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它还承载着社会规范或价值,蕴涵有特定的感知世界的模式。教材研究是一类跨学科研究,其中话语理论、媒体分析、知识社会学等对教材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教材既有其物理形态,呈现为客观给出的信息结构;又代表一种主观图式,指向理解或感觉教材的方式。课程视角下的教材研究既需要站在读者立场,又需要研究教材本体的语言特征。

    2019年03期 v.48;No.380 11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书评

  • 理解、研究与创造:课堂变革的三部曲

    屠莉娅;

    <正>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爆炸性的社会革新正杂乱无章地进入到教育领域,而教育要真切地发生变化、关照儿童真实的成长与发展,其变革的核心终将落脚在课堂之中。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重新审视教育,把握这个时代教育变革的命脉:一方面,固然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则要高瞻远瞩,重新思考指导教育治理的规范性原则;而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回归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与学开始的地方出发,系统地

    2019年03期 v.48;No.38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理解、研究与创造:课堂变革的三部曲

    屠莉娅;

    <正>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爆炸性的社会革新正杂乱无章地进入到教育领域,而教育要真切地发生变化、关照儿童真实的成长与发展,其变革的核心终将落脚在课堂之中。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重新审视教育,把握这个时代教育变革的命脉:一方面,固然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本质;另一方面,则要高瞻远瞩,重新思考指导教育治理的规范性原则;而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回归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与学开始的地方出发,系统地

    2019年03期 v.48;No.38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征稿启事

    <正>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回应国家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全球教育展望》在征求新一届编委会委员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栏目设置,期望以更宏观的视角和更鲜明的立场,展现更具前沿性、针对性和深刻性的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为此。《全球教育展

    2019年03期 v.48;No.38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征稿启事

    <正>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回应国家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全球教育展望》在征求新一届编委会委员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栏目设置,期望以更宏观的视角和更鲜明的立场,展现更具前沿性、针对性和深刻性的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为此。《全球教育展

    2019年03期 v.48;No.38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