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智;
在课程研究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康纳利、派纳和古德森作为"课程开发"、"现象学—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学术阵营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研究问题出发,最终都走向了叙事研究。本文对他们转向叙事的学术历程进行考察后发现,叙事能够帮助课程研究从容应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摆脱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的依赖,延续本领域的学术传统,直面学校情景中的教育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理论方式。
2015年12期 v.44;No.341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王文智;
在课程研究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康纳利、派纳和古德森作为"课程开发"、"现象学—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学术阵营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研究问题出发,最终都走向了叙事研究。本文对他们转向叙事的学术历程进行考察后发现,叙事能够帮助课程研究从容应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摆脱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的依赖,延续本领域的学术传统,直面学校情景中的教育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理论方式。
2015年12期 v.44;No.341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陈莉;
课程概念的泛化是我国课程理论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课程概念的泛化是导致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概念泛化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梳理分析课程概念泛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极影响,思考课程概念泛化现象的应对之策。
2015年12期 v.44;No.341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陈莉;
课程概念的泛化是我国课程理论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课程概念的泛化是导致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概念泛化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梳理分析课程概念泛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极影响,思考课程概念泛化现象的应对之策。
2015年12期 v.44;No.341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伍远岳;
学习具有实践属性,实践属性是学习的基本属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品质,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诉求。实践性教学充分彰显了学习的实践属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的教学,是体验性教学、过程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体验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是实践性教学中学生的基本学习样式,实践性教学的发展性就体现在学生的体验、探究、操作与交往活动中。
2015年12期 v.44;No.341 23-2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伍远岳;
学习具有实践属性,实践属性是学习的基本属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品质,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诉求。实践性教学充分彰显了学习的实践属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的教学,是体验性教学、过程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体验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是实践性教学中学生的基本学习样式,实践性教学的发展性就体现在学生的体验、探究、操作与交往活动中。
2015年12期 v.44;No.341 23-2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李宝敏;黄庆玲;
网络为儿童带来新的生活图景,儿童在享受网络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网络探究可为儿童有意义的网络生活奠定基础,成为儿童丰富体验、发展认知、建构意义的过程。杜威的技术探究理论为儿童网络探究提供了哲学视野与理论基础,基于杜威的技术探究思想,本文提出了儿童网络探究的价值、类型与实践路径,对促进网络时代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期 v.44;No.341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李宝敏;黄庆玲;
网络为儿童带来新的生活图景,儿童在享受网络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网络探究可为儿童有意义的网络生活奠定基础,成为儿童丰富体验、发展认知、建构意义的过程。杜威的技术探究理论为儿童网络探究提供了哲学视野与理论基础,基于杜威的技术探究思想,本文提出了儿童网络探究的价值、类型与实践路径,对促进网络时代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期 v.44;No.341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陈广春;熊和平;
半个世纪以来,中小学生的书包形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意识形态符号、学生身份符号与教育消费符号三个阶段。书包的外观、材质与结构,暗含着特定时代的教育规训方式及其运作机制,甚至表征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包是学生命运的镜像。
2015年12期 v.44;No.34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陈广春;熊和平;
半个世纪以来,中小学生的书包形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意识形态符号、学生身份符号与教育消费符号三个阶段。书包的外观、材质与结构,暗含着特定时代的教育规训方式及其运作机制,甚至表征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包是学生命运的镜像。
2015年12期 v.44;No.34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胡惠闵;殷玉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以不同形式,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国家颁布的减轻课业负担的专门政策,回溯我国减轻课业负担的历程,分析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执行和效果,并据此对课业负担的内涵理解、针对问题制定课业负担政策、结合两种路径优势推进政策有效实施,以及基于事实的减负效果监测等问题进行思考。
2015年12期 v.44;No.341 48-5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胡惠闵;殷玉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以不同形式,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国家颁布的减轻课业负担的专门政策,回溯我国减轻课业负担的历程,分析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执行和效果,并据此对课业负担的内涵理解、针对问题制定课业负担政策、结合两种路径优势推进政策有效实施,以及基于事实的减负效果监测等问题进行思考。
2015年12期 v.44;No.341 48-5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郑东辉;叶盛楠;
运用学业情绪理论,针对学生能感知到的作业活动,将中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定义为学生对作业量、作业类型、作业难度和作业结果的积极(高与低)或消极(高与低)情绪体验。据此定义,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学生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编制了作业积极情绪体验和作业消极情绪体验两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各包含28个题项。以887名四到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测试,运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了包含38个题项的正式的中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问卷。通过对正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良好的信效度指标。
2015年12期 v.44;No.341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郑东辉;叶盛楠;
运用学业情绪理论,针对学生能感知到的作业活动,将中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定义为学生对作业量、作业类型、作业难度和作业结果的积极(高与低)或消极(高与低)情绪体验。据此定义,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学生访谈和开放性问卷调查,编制了作业积极情绪体验和作业消极情绪体验两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各包含28个题项。以887名四到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测试,运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了包含38个题项的正式的中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问卷。通过对正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的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和良好的信效度指标。
2015年12期 v.44;No.341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张铭凯;罗生全;
学业负担问题久治不愈,着眼于政策治理的思考向度旨在探寻其根治的政策之道。从政策网络中审视,学业负担是公共政策失范、教育政策失准和相关政策失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公共政策观照的环境系统、教育政策化解的作用系统和相关政策测度的保障系统的"三位一体"系统是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逻辑体系。基于此,创新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机制设计,在于从人治到法治的公共政策价值匡正、从结果到过程的教育政策科学研判和从单一到多元的相关政策协同联动。
2015年12期 v.44;No.341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张铭凯;罗生全;
学业负担问题久治不愈,着眼于政策治理的思考向度旨在探寻其根治的政策之道。从政策网络中审视,学业负担是公共政策失范、教育政策失准和相关政策失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公共政策观照的环境系统、教育政策化解的作用系统和相关政策测度的保障系统的"三位一体"系统是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逻辑体系。基于此,创新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机制设计,在于从人治到法治的公共政策价值匡正、从结果到过程的教育政策科学研判和从单一到多元的相关政策协同联动。
2015年12期 v.44;No.341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翟小铭;郭玉英;
科学建模教育是美国科学教育实验的典范,在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有三十年研究历史。通过介绍其理论产生背景,结合273篇文献以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学科学、教科学、公民身份为内容分析框架,分三个阶段沿国际科学教育变革线索分析其研究发展历程,得出对科学教育研究发展范式、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学科专家引领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启示。
2015年12期 v.44;No.341 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翟小铭;郭玉英;
科学建模教育是美国科学教育实验的典范,在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有三十年研究历史。通过介绍其理论产生背景,结合273篇文献以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学科学、教科学、公民身份为内容分析框架,分三个阶段沿国际科学教育变革线索分析其研究发展历程,得出对科学教育研究发展范式、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学科专家引领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启示。
2015年12期 v.44;No.341 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孔企平;许自强;陈志辉;彭墨缘;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向前推进,数学教育研究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以近十年国际数学教育权威期刊文献主题的内容分析为基础,发现以下四个研究重要的研究趋势。第一、从"问题解决"到"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提出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受到重视;第二、PCK的研究指向教师专业发展,逐步从理论走向了数学课堂;第三、以PISA、TIMSS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核心的评价聚焦于学生数学素养;第四、开展国际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中美数学教育比较成为研究热点,中国的数学教育经验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2015年12期 v.44;No.341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孔企平;许自强;陈志辉;彭墨缘;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向前推进,数学教育研究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以近十年国际数学教育权威期刊文献主题的内容分析为基础,发现以下四个研究重要的研究趋势。第一、从"问题解决"到"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提出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受到重视;第二、PCK的研究指向教师专业发展,逐步从理论走向了数学课堂;第三、以PISA、TIMSS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核心的评价聚焦于学生数学素养;第四、开展国际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中美数学教育比较成为研究热点,中国的数学教育经验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2015年12期 v.44;No.341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黄小瑞;占盛丽;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中,上海学生和芬兰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各自付出的代价却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从数学焦虑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可以从一个侧面更为准确地刻画不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使用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对2012年PISA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越长,数学焦虑越高;但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长短对数学焦虑没有显著影响。数学成绩对于数学焦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特别是在上海学生中,高数学焦虑对男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在芬兰和上海的学生中都发现,数学成绩较低的学生,课外补习时间长更有利于降低数学焦虑;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外补习时间短更有利于降低数学焦虑。
2015年12期 v.44;No.341 105-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黄小瑞;占盛丽;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中,上海学生和芬兰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各自付出的代价却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从数学焦虑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可以从一个侧面更为准确地刻画不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使用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对2012年PISA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越长,数学焦虑越高;但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长短对数学焦虑没有显著影响。数学成绩对于数学焦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特别是在上海学生中,高数学焦虑对男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在芬兰和上海的学生中都发现,数学成绩较低的学生,课外补习时间长更有利于降低数学焦虑;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外补习时间短更有利于降低数学焦虑。
2015年12期 v.44;No.341 105-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郑桂华;
按文体选择阅读材料、确定测试点,以及命制测试题,成为国内外阅读理解测试的惯例。本文对2013至2015年国内各省市全部51份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作了实证考察后认为,国内高考试卷已经全部按文体来建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部分,不过在文体分布上,存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类文本偏少、以及在现代传媒中大量出现的非连续文本过少等情况;在测试点的选择上,一些社科文的测试点与文本的相关性不高,尤其是缺少指向文章逻辑思路的测试点;在测试题的命制上,不少题目没有找准文体知识与具体文本的结合点,反映较高级别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的能力也不够。这些偏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高考尤其是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2015年12期 v.44;No.341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郑桂华;
按文体选择阅读材料、确定测试点,以及命制测试题,成为国内外阅读理解测试的惯例。本文对2013至2015年国内各省市全部51份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作了实证考察后认为,国内高考试卷已经全部按文体来建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部分,不过在文体分布上,存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类文本偏少、以及在现代传媒中大量出现的非连续文本过少等情况;在测试点的选择上,一些社科文的测试点与文本的相关性不高,尤其是缺少指向文章逻辑思路的测试点;在测试题的命制上,不少题目没有找准文体知识与具体文本的结合点,反映较高级别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的能力也不够。这些偏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高考尤其是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2015年12期 v.44;No.341 11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