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戈;陈向明;
在本次访谈中,荷兰奈梅恩大学波琳·梅耶尔教授基于其自身的经验,畅谈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方面的体悟,凸显了荷兰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特色。在研究工具上,除了传统的访谈法,综合使用刺激回忆、概念图、电子日志和问卷等能够有效捕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研究视角上,转化性学习理论和关键事件分析能够看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以身份认同作为切入口是近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热点。在研究特色上,荷兰教师教育研究更加关注证据和团队合作。在本土实践上,为教师赋权、强调教师参与和反思成为荷兰教师教育的关键词,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潮和城乡、学科师资水平的差距问题,也成为荷兰教育改革的困境所在。
2015年03期 v.44;No.332 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魏戈;陈向明;
在本次访谈中,荷兰奈梅恩大学波琳·梅耶尔教授基于其自身的经验,畅谈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方面的体悟,凸显了荷兰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特色。在研究工具上,除了传统的访谈法,综合使用刺激回忆、概念图、电子日志和问卷等能够有效捕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研究视角上,转化性学习理论和关键事件分析能够看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以身份认同作为切入口是近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热点。在研究特色上,荷兰教师教育研究更加关注证据和团队合作。在本土实践上,为教师赋权、强调教师参与和反思成为荷兰教师教育的关键词,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潮和城乡、学科师资水平的差距问题,也成为荷兰教育改革的困境所在。
2015年03期 v.44;No.332 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罗祖兵;程龙;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然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重过程而轻结果的层面上。基于过程的因材施教存在着一些局限,如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只能让极少数学生受益和评价结果缺乏公平性。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是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以承认学生的不同潜质为前提,以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为目的。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的落实,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发展和建构个性化的评价制度。
2015年03期 v.44;No.332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罗祖兵;程龙;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然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重过程而轻结果的层面上。基于过程的因材施教存在着一些局限,如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只能让极少数学生受益和评价结果缺乏公平性。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是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以承认学生的不同潜质为前提,以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为目的。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的落实,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优势潜能的发展和建构个性化的评价制度。
2015年03期 v.44;No.332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罗国忠;
以高一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发现"无理"教学的产生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教材本位思想严重,生搬硬套教教材;二是教师本位思想严重,把学生当容器灌输;三是传统应试思想作祟,重结果轻过程。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在研透知识和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探究过程,使物理教学变得更讲理,促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2015年03期 v.44;No.332 19-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罗国忠;
以高一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发现"无理"教学的产生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教材本位思想严重,生搬硬套教教材;二是教师本位思想严重,把学生当容器灌输;三是传统应试思想作祟,重结果轻过程。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在研透知识和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探究过程,使物理教学变得更讲理,促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2015年03期 v.44;No.332 19-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朱玉军;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定义、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三个方面来审视落实科学素养目标面临的问题,指出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素养的操作性定义需要明确,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需要跟进,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需要提高等建议与对策,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2015年03期 v.44;No.332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朱玉军;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定义、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三个方面来审视落实科学素养目标面临的问题,指出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素养的操作性定义需要明确,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需要跟进,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需要提高等建议与对策,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2015年03期 v.44;No.332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高振宇;
民国时期儿童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当时整个社会对童年的发现,儿童被视为建设新中国的轴心力量,以及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等有密切关系。许多代表性的组织和知识分子,都曾参与到这场运动之中,并诞生了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碎片化"的事实,理论创造的缺乏及实践指导的不足,这场运动并未能造成辐射全国且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当代中国若要复兴儿童学研究运动,就必须吸取民国时期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国国情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展之路。
2015年03期 v.44;No.332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高振宇;
民国时期儿童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当时整个社会对童年的发现,儿童被视为建设新中国的轴心力量,以及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等有密切关系。许多代表性的组织和知识分子,都曾参与到这场运动之中,并诞生了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碎片化"的事实,理论创造的缺乏及实践指导的不足,这场运动并未能造成辐射全国且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当代中国若要复兴儿童学研究运动,就必须吸取民国时期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国国情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展之路。
2015年03期 v.44;No.332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余保华;刘晶;
为应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凸显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澳大利亚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项针对性的具体教育举措。其儿童哲学课题体系,在课程目标上侧重儿童理性思维、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儿童生活经验与人类普遍性问题,在课程实施上运用团体探究的实践方式。同时,澳大利亚在儿童哲学课程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师资质量、学生学业负担、学习评价等诸多现实挑战。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提升基于课程统整的教育质量;重建以探究与对话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帮助处境不利儿童以实现教育公平。
2015年03期 v.44;No.332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余保华;刘晶;
为应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凸显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澳大利亚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项针对性的具体教育举措。其儿童哲学课题体系,在课程目标上侧重儿童理性思维、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儿童生活经验与人类普遍性问题,在课程实施上运用团体探究的实践方式。同时,澳大利亚在儿童哲学课程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师资质量、学生学业负担、学习评价等诸多现实挑战。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提升基于课程统整的教育质量;重建以探究与对话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帮助处境不利儿童以实现教育公平。
2015年03期 v.44;No.332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范国睿;孙翠香;
绩效与问责成为钳制美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变革的一个"紧箍咒":绩效立法是美国职业教育推进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法律保障,问责是美国职业教育持续改革的重要"手段"。从1990年的《帕金斯法案Ⅱ》到2006年的《帕金斯法案Ⅳ》,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的框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但《帕金斯法案Ⅳ》制定的核心指标却是美国职业教育绩效管理和问责的主要依据;依据该核心指标,2014年9月发布的最新《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评估最终报告》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州在中等及中等后阶段均完成了至少90%的绩效目标。基于美国上述经验,我国亟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绩效管理实践,并以此倒逼政府的绩效立法进程;亟需建立并实施职业教育问责机制,培育职业教育"问责文化"。
2015年03期 v.44;No.332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 范国睿;孙翠香;
绩效与问责成为钳制美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变革的一个"紧箍咒":绩效立法是美国职业教育推进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法律保障,问责是美国职业教育持续改革的重要"手段"。从1990年的《帕金斯法案Ⅱ》到2006年的《帕金斯法案Ⅳ》,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的框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但《帕金斯法案Ⅳ》制定的核心指标却是美国职业教育绩效管理和问责的主要依据;依据该核心指标,2014年9月发布的最新《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评估最终报告》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州在中等及中等后阶段均完成了至少90%的绩效目标。基于美国上述经验,我国亟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绩效管理实践,并以此倒逼政府的绩效立法进程;亟需建立并实施职业教育问责机制,培育职业教育"问责文化"。
2015年03期 v.44;No.332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 荣维东;
美国高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中国要高。究其原因与其独特的教育制度设计,尤其是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密切相关。这些制度,首先,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第二,确保满足每一个孩子需要,进行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课程开发;第三,课程实施和评价,实行教师负责与实时动态管理。中国教育整体设计需要在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需要有推倒重建的大智慧与大魄力!
2015年03期 v.44;No.332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荣维东;
美国高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中国要高。究其原因与其独特的教育制度设计,尤其是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密切相关。这些制度,首先,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第二,确保满足每一个孩子需要,进行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课程开发;第三,课程实施和评价,实行教师负责与实时动态管理。中国教育整体设计需要在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需要有推倒重建的大智慧与大魄力!
2015年03期 v.44;No.332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杨承印;董腊玲;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2015年03期 v.44;No.332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杨承印;董腊玲;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2015年03期 v.44;No.332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 范敏;
探索教师研究运动形成的历史轨迹对于理解今天教师研究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教师研究的历史渊源悠久,伴随着行动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教师对行动研究的热情和支持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理念的出现和复苏,教师研究演变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教师研究运动。
2015年03期 v.44;No.332 8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 范敏;
探索教师研究运动形成的历史轨迹对于理解今天教师研究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教师研究的历史渊源悠久,伴随着行动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教师对行动研究的热情和支持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理念的出现和复苏,教师研究演变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教师研究运动。
2015年03期 v.44;No.332 8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 蔡铁权;
我国在近代社会发展漫长艰辛的历程中,教育的振兴、国民素质的提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教科书。在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变过程中,科学教科书的演进是这种转变过程的一个缩影。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历经从教会学校肇始,外国传教士译介西方科学教科书为其嚆矢,洋务学堂又踵事增华于其后,至留学潮兴起,尤其是留日学员大力译介日文科学教科书,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发展中的译介西书时期圆满完成。这一时期的译介西书,既为以后我国自主编纂教科书做了学术准备,也做了人才储备,更为我国教育近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做出了贡献。
2015年03期 v.44;No.332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蔡铁权;
我国在近代社会发展漫长艰辛的历程中,教育的振兴、国民素质的提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教科书。在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变过程中,科学教科书的演进是这种转变过程的一个缩影。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历经从教会学校肇始,外国传教士译介西方科学教科书为其嚆矢,洋务学堂又踵事增华于其后,至留学潮兴起,尤其是留日学员大力译介日文科学教科书,我国近代科学教科书发展中的译介西书时期圆满完成。这一时期的译介西书,既为以后我国自主编纂教科书做了学术准备,也做了人才储备,更为我国教育近代化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做出了贡献。
2015年03期 v.44;No.332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郑飞艺;
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如何降低错别字率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识字教学内容注重汉字本体特征,可以从汉字图式建构伊始就防患于未然;大量阅读与写作可给予儿童更多在用字中识字的机会,促进书写内容的语境化,有利于字形和音义联结的建立。这一个案经验启示我们:识字教学内容应符合汉字本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特点、认读量与书写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识字宜在用字中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建设合理的课程形态。
2015年03期 v.44;No.332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郑飞艺;
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如何降低错别字率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识字教学内容注重汉字本体特征,可以从汉字图式建构伊始就防患于未然;大量阅读与写作可给予儿童更多在用字中识字的机会,促进书写内容的语境化,有利于字形和音义联结的建立。这一个案经验启示我们:识字教学内容应符合汉字本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特点、认读量与书写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识字宜在用字中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建设合理的课程形态。
2015年03期 v.44;No.332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钱初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画、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祖国栋梁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本研究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为对象,从课例、图例、门类、时代、民族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展开研究,揭示其特征以及从中透露的对学生形成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期望。
2015年03期 v.44;No.332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钱初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画、民间美术为代表的传统美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祖国栋梁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本研究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为对象,从课例、图例、门类、时代、民族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展开研究,揭示其特征以及从中透露的对学生形成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期望。
2015年03期 v.44;No.332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