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特约稿

  • 宽恕但要记住:经验学习的挑战和机遇

    李·舒尔曼;陆勤超;崔允漷;

    专业人士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或遇到意外。这些错误或意外构成了对经验学习的挑战,同时也为经验学习提供了机会,是学习和成长的最佳途径。因此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正确态度是宽恕但记住。经验学习面临四大敌人:失忆、幻想、惰性和怀旧。为克服这四种障碍,教师需要与同行合作创造作品,以此支持经验学习,并使共享成为可能。

    2014年04期 v.43;No.321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宽恕但要记住:经验学习的挑战和机遇

    李·舒尔曼;陆勤超;崔允漷;

    专业人士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或遇到意外。这些错误或意外构成了对经验学习的挑战,同时也为经验学习提供了机会,是学习和成长的最佳途径。因此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正确态度是宽恕但记住。经验学习面临四大敌人:失忆、幻想、惰性和怀旧。为克服这四种障碍,教师需要与同行合作创造作品,以此支持经验学习,并使共享成为可能。

    2014年04期 v.43;No.321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课程与教学

  • 自新与超越——儒家书院课程思想及现实意义

    吴刚平;余闻婧;

    超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超越,让创新成为可能,也让人成为创新的目的。我国古代儒家书院课程,在知行贯通的课程形态背后展现出虑敬相生、自然更新的课程心理结构。重思以自新为特征的儒家书院课程,不仅有助于揭示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继承与突破传统之间的辩证统一,而且有助于洞见自我超越所面临的阻力。

    2014年04期 v.43;No.321 11-1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自新与超越——儒家书院课程思想及现实意义

    吴刚平;余闻婧;

    超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超越,让创新成为可能,也让人成为创新的目的。我国古代儒家书院课程,在知行贯通的课程形态背后展现出虑敬相生、自然更新的课程心理结构。重思以自新为特征的儒家书院课程,不仅有助于揭示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继承与突破传统之间的辩证统一,而且有助于洞见自我超越所面临的阻力。

    2014年04期 v.43;No.321 11-1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课程变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路径

    向晶;

    纵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变革:20世纪初,从学科课程转向经验课程,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从经验主义课程转向注重学科结构以追求卓越知性的学科课程方向,70年代以来,则以"人性"、"个性"、"自我实现"以及"完整的人"等概念充斥着课程领域,预示着课程步入关注人本身,关涉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生幸福的方向。这里主要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入手阐述课程变革之于学生幸福的内在关联,试图构建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体化的"课程连续体"以实现学生在学科课程中领略学习的乐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探究的魅力。

    2014年04期 v.43;No.321 20-2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课程变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路径

    向晶;

    纵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变革:20世纪初,从学科课程转向经验课程,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从经验主义课程转向注重学科结构以追求卓越知性的学科课程方向,70年代以来,则以"人性"、"个性"、"自我实现"以及"完整的人"等概念充斥着课程领域,预示着课程步入关注人本身,关涉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生幸福的方向。这里主要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入手阐述课程变革之于学生幸福的内在关联,试图构建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体化的"课程连续体"以实现学生在学科课程中领略学习的乐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探究的魅力。

    2014年04期 v.43;No.321 20-2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学习的领导:理解教育领导的新范式

    曾艳;黎万红;卢乃桂;

    学习从来就是教育领导的核心目标。但教育领导脱胎于一般领导理论,在探寻教育领导效果机制,即"学习-领导"关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教育特质的关怀而饱受批评。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社会的兴起,对学习产生了新的理解与要求,进而影响了教育领域中对领导的本质及其在推进学习方面扮演角色的理解。这一变化是理解教育领导的范式变迁,并对未来的教育领导研究产生深刻影响,表现为将广泛分布的学习与领导视为教育社群的本质特征;学习与领导密不可分,学习者即领导者,领导者即学习者;将关注点从学生学习扩展至整个教育社群的学习,从校长领导扩展至整个教育社群的领导。

    2014年04期 v.43;No.321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学习的领导:理解教育领导的新范式

    曾艳;黎万红;卢乃桂;

    学习从来就是教育领导的核心目标。但教育领导脱胎于一般领导理论,在探寻教育领导效果机制,即"学习-领导"关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教育特质的关怀而饱受批评。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社会的兴起,对学习产生了新的理解与要求,进而影响了教育领域中对领导的本质及其在推进学习方面扮演角色的理解。这一变化是理解教育领导的范式变迁,并对未来的教育领导研究产生深刻影响,表现为将广泛分布的学习与领导视为教育社群的本质特征;学习与领导密不可分,学习者即领导者,领导者即学习者;将关注点从学生学习扩展至整个教育社群的学习,从校长领导扩展至整个教育社群的领导。

    2014年04期 v.43;No.321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高考数学与PISA数学考试目标与考查效果对比研究

    任子朝;佟威;陈昂;

    PISA的数学测试和高考数学考试,虽然测试的内容不同、考生的年龄不同,但测试目的相近或类似,测试了数学的基本素养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反映了数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在测试中具有稳定、有效的特点,受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小,甚至受到考查年限的跨度影响也较小。PISA和高考中的数学测试反映了在数学能力考查上,虽然命题的形式有所不同,但评价结果仍有较高一致性,考查效果高度相关。

    2014年04期 v.43;No.321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高考数学与PISA数学考试目标与考查效果对比研究

    任子朝;佟威;陈昂;

    PISA的数学测试和高考数学考试,虽然测试的内容不同、考生的年龄不同,但测试目的相近或类似,测试了数学的基本素养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反映了数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在测试中具有稳定、有效的特点,受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小,甚至受到考查年限的跨度影响也较小。PISA和高考中的数学测试反映了在数学能力考查上,虽然命题的形式有所不同,但评价结果仍有较高一致性,考查效果高度相关。

    2014年04期 v.43;No.321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教师教育

  • “局外”与“局内”: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及其课程实施取向探究

    王艳玲;

    论文借助多元文化教育中跨文化教师的类型划分,探讨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对其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局外人"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忠实执行"取向,而作为"局内人"的教师则往往基于对学生的"同情性理解"或迫切希望学生改变现状的心态,开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附加")甚至"创生"新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不是简单地技术参与,而是深刻地触及到教师个人的身份层面。教师对"我是谁"、"我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的个体身份认同,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在深刻地影响其课程实施行为。同时,在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局内人"的文化身份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学生文化背景的"局内人",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关心学生的生活境遇和前途命运,是教师有效参与课程变革的关键。

    2014年04期 v.43;No.321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局外”与“局内”: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及其课程实施取向探究

    王艳玲;

    论文借助多元文化教育中跨文化教师的类型划分,探讨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对其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局外人"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忠实执行"取向,而作为"局内人"的教师则往往基于对学生的"同情性理解"或迫切希望学生改变现状的心态,开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附加")甚至"创生"新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不是简单地技术参与,而是深刻地触及到教师个人的身份层面。教师对"我是谁"、"我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的个体身份认同,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在深刻地影响其课程实施行为。同时,在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局内人"的文化身份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学生文化背景的"局内人",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关心学生的生活境遇和前途命运,是教师有效参与课程变革的关键。

    2014年04期 v.43;No.321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纵横交错: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三种理论视野

    张晓蕾;黄丽锷;

    归纳学界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议题展开的研究探讨,认知心理学和专长发展理论视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是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情境学习及实践社群理论认为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将因循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轨迹;新近研究者受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认为在变革情境中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是不同学习活动系统间、不同领域学习参与者间边界跨越与杂合的发展过程。不同理论路向对此议题的讨论为当下我国教师教育、教师教学工作环境品质与改进及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深入研究给予启示。

    2014年04期 v.43;No.321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纵横交错: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三种理论视野

    张晓蕾;黄丽锷;

    归纳学界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议题展开的研究探讨,认知心理学和专长发展理论视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是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情境学习及实践社群理论认为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将因循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轨迹;新近研究者受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认为在变革情境中教师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是不同学习活动系统间、不同领域学习参与者间边界跨越与杂合的发展过程。不同理论路向对此议题的讨论为当下我国教师教育、教师教学工作环境品质与改进及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深入研究给予启示。

    2014年04期 v.43;No.321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教育政策与管理

  •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复杂性和动力结构分析

    洪志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力量博弈的产物,回答其复杂性和困境需要聚焦其政策环境和动力结构。在政策环境方面,教师绩效工资受到全能主义(totalism)的深刻影响,反映了政府部门以绩效来建立合法性的诉求,体现了事业单位改革公平与均衡的新方向。政党-国家、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公共管理构成了推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重要力量。

    2014年04期 v.43;No.321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复杂性和动力结构分析

    洪志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力量博弈的产物,回答其复杂性和困境需要聚焦其政策环境和动力结构。在政策环境方面,教师绩效工资受到全能主义(totalism)的深刻影响,反映了政府部门以绩效来建立合法性的诉求,体现了事业单位改革公平与均衡的新方向。政党-国家、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公共管理构成了推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重要力量。

    2014年04期 v.43;No.321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

    刘新阳;裴新宁;

    作为总体教育目标和政策参照框架的欧盟核心素养对欧洲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进而对欧盟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的评价等当前欧盟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中获得启示和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2014年04期 v.43;No.321 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

    刘新阳;裴新宁;

    作为总体教育目标和政策参照框架的欧盟核心素养对欧洲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欧盟整体层面针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政策和计划项目,进而对欧盟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跨学科素养的实施、核心素养与传统基本能力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的评价等当前欧盟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中获得启示和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2014年04期 v.43;No.321 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新工党执政时期英国“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述评

    何伟强;

    新工党在前任政府基础上实质性地推动了"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其改革缘由主要有二:一是英国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二是来自国际经济竞争与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需要14-19岁阶段的教育与培训做出回应。在此背景下,新工党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计划,详细布置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与实施举措。其主要贡献是:(1)将义务教育与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加以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国中等教育结构的制度性缺陷。(2)从提高青少年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关键技能入手,将增强经济活力与建设公平社会两大目标巧妙地嫁接起来。此项改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2014年04期 v.43;No.321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新工党执政时期英国“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述评

    何伟强;

    新工党在前任政府基础上实质性地推动了"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其改革缘由主要有二:一是英国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二是来自国际经济竞争与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需要14-19岁阶段的教育与培训做出回应。在此背景下,新工党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14-19岁阶段"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计划,详细布置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与实施举措。其主要贡献是:(1)将义务教育与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加以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国中等教育结构的制度性缺陷。(2)从提高青少年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关键技能入手,将增强经济活力与建设公平社会两大目标巧妙地嫁接起来。此项改革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2014年04期 v.43;No.321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学科教育

  •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调查研究

    徐章韬;顾泠沅;

    借鉴TELT的做法,考察6名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的实然水平,并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师范生对推动学科发展的问题的认识处于非常浅的层次,多是从逻辑的角度反推知识产生的动机;对解决推动学科发展的问题的方法缺乏方法论上的认识,不能把知识点还原成研究工具、认识工具;不具有"解压缩"功能的数学知识,不能把处于"压缩"状态的知识还原成中间过程状态,以小步子的方式逐渐理解认知对象。通过发展对数学任务的关键性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教学上的见解,从而促进师范生的MKT是值得考虑的一条路径。

    2014年04期 v.43;No.321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调查研究

    徐章韬;顾泠沅;

    借鉴TELT的做法,考察6名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的实然水平,并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师范生对推动学科发展的问题的认识处于非常浅的层次,多是从逻辑的角度反推知识产生的动机;对解决推动学科发展的问题的方法缺乏方法论上的认识,不能把知识点还原成研究工具、认识工具;不具有"解压缩"功能的数学知识,不能把处于"压缩"状态的知识还原成中间过程状态,以小步子的方式逐渐理解认知对象。通过发展对数学任务的关键性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教学上的见解,从而促进师范生的MKT是值得考虑的一条路径。

    2014年04期 v.43;No.321 93-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对关系

    林珊;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核心问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认真解决好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教师教与学生学、预设与生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这五对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有效教学活动中的对立统一,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它们彼此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4年04期 v.43;No.321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对关系

    林珊;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核心问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认真解决好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教师教与学生学、预设与生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这五对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有效教学活动中的对立统一,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它们彼此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4年04期 v.43;No.321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黄晓;孙丽伟;

    以"全国首届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大赛"中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呈现了一种去规范化与学科性缺失的倾向。表现于教学设计整体规范性,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理解与表述中。论文进一步针对问题基于反思提出建议,即拓展学科知识理解,彰显小学教学设计的学科性;注重教学设计研究,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2014年04期 v.43;No.321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黄晓;孙丽伟;

    以"全国首届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大赛"中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呈现了一种去规范化与学科性缺失的倾向。表现于教学设计整体规范性,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理解与表述中。论文进一步针对问题基于反思提出建议,即拓展学科知识理解,彰显小学教学设计的学科性;注重教学设计研究,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2014年04期 v.43;No.321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理科师范生科学论争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李少勤;孙可平;

    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者对论争在科学教育中重要价值的认识,论争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化学师范生科学论争能力表现的调查,进而了解他们论争能力表现所处的水平,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获取数据,并运用Toulmin论争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编码,以描述和呈现化学师范生论争能力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师范生的科学论争能力表现水平偏低且其论争思考过程因问题情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另外,研究也注意到影响化学师范的论争能力表现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内在认知结构,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等。

    2014年04期 v.43;No.321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理科师范生科学论争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李少勤;孙可平;

    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者对论争在科学教育中重要价值的认识,论争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核心议题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化学师范生科学论争能力表现的调查,进而了解他们论争能力表现所处的水平,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获取数据,并运用Toulmin论争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编码,以描述和呈现化学师范生论争能力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师范生的科学论争能力表现水平偏低且其论争思考过程因问题情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另外,研究也注意到影响化学师范的论争能力表现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内在认知结构,科学实践活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等。

    2014年04期 v.43;No.321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