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专家访谈

  •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专业化——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司司长戴维·阿乔莱那

    熊建辉;

    教师质量以及对教师持续的专业教育与培训,一直都是有质量教育的核心。不过,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的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教师培养,都面临着系统性的挑战。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这种情形必须加以改变。该组织坚信,通过全面、系统的方法以及对信息化技能的强化,可以优化教育及教师教育体系,以更好应对新时期的挑战。为此,该组织近年来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巩固教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关系、促进教育决策者的能力建设、开发并实施教师信息化框架等,从而将教育信息化与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工作融为一体。为深入了解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在2013年6月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通讯技术与全民教育政策高层论坛之际,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司司长戴维·阿乔莱那(David Atchoarena)。在访谈中,阿乔莱那分析了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产生的影响,以及该组织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所作出的努力。阿乔莱那认为,信息化改变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教与学的体验,正在改变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正在掀起一场教育革命;教育信息化呼唤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2013年11期 v.42;No.31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课程与教学

  • “课堂话语分析”刍议

    钟启泉;

    课堂话语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得到调整并得以多元并存的过程。本文探讨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课堂话语分析的意蕴;梳理基于"沟通理性"的课堂话语分析的视点。课堂话语分析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沟通型态是一个多元声音交响的过程,而教师唯有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才能跨越疆界,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合唱的世界。

    2013年11期 v.42;No.316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话语分析视角的课堂研究:脉络与展望

    安桂清;

    20世纪中期随着"语言学转向"的发生,话语分析成为课堂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考察国内外课堂话语研究的发展脉络,国外课堂话语研究大致存在三种研究取向:实证主义取向、自然主义取向、批判理论取向。国内课堂话语研究则经历了技术主义取向、功能主义取向和批判主义取向相互交叠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国际课堂话语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课堂话语研究倘若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谋求突破,一定能开创课堂研究的新局面。

    2013年11期 v.42;No.316 21-2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评介及应用展望

    韩春红;周兢;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是美国近几年来研发的教室环境中评估师生互动评估的观察工具,也是全球较为流行、使用广泛的一种评估工具。至今,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已成为中小学、幼儿园质量评估的主流工具,被广泛用于各国国家质量评估项目中。随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流行,国内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将其使用于师生互动质量的评估中。本文将对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基本内容、建构过程、特点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介,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做初步展望。

    2013年11期 v.42;No.316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儿童研究

  • 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近年来“Well-Being”理论研究述评

    孔企平;姚佩英;

    目前,学校环境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Well-Being)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理论研究强调,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表面的快乐或享乐,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观幸福感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同时,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学生美德形成的基础,对他们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当前国内外"Well-Being"的理论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11期 v.42;No.316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根源分析——基于课程文化的视角

    陈静静;姜美玲;

    问题意识的普遍缺失是当前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课程文化的视角,敏锐洞察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表象,深入探究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根源,提出创造民主性课程文化的诉求,这对于教育者重新认识课程教学、改善学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1期 v.42;No.316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国际与比较教育

教育基本理论

  • 维果茨基情感理论的结构与教育临床的方法

    方明生;

    西方"维果茨基复兴"运动的后期,人们发现了维果茨基情感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中的重要性。本文在把握维果茨基情感理论整体结构及其在教育学上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儿童学建构中,情感理论在教育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2013年11期 v.42;No.316 79-8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试论教育场域的言语行为

    沈章明;

    教育学应关注日常言语行为及其背后的人际关系。言语行为有适当性与真假问题,适当性对于教育更为重要。语言行为的力量来自话语意义和语境等方面,可以测量、分类与评价,有助于革新教育评价。剔除话语杂质,破除对"执行力"等术语的迷信,可提升言语行为质量,转变教育改革思路和研究范式。

    2013年11期 v.42;No.316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学科教育

  •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稳定性和趋势性

    王磊;黄鸣春;王维臻;姜言霞;张丽娜;张荣慧;

    本研究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文本分析开展"课程结构"、"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知识内容深广度"、"能力要求"、"表现标准"、"课程评价"六项专题研究,概括国际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反映的稳定性和趋势性特点,旨在对我国高中化学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以及学习水平的设定与课程评价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2013年11期 v.42;No.316 9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理科课程实施忠实度的分析模型

    陈博;魏冰;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课程实施对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实施研究领域中,忠实取向是一个主要流派,这种取向注重课程实施忠实度的评价以及实施忠实度分析模型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评量课程实施忠实度的意义,接着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文献对已有的理科课程实施忠实度的分析模型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最后呼吁我国学者应更多地关注理科课程实施忠实度这一研究课题。

    2013年11期 v.42;No.316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 未来科学家的摇篮:日本SSH项目的启示

    金京泽;

    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了SSH项目。SSH学校丰富科学和数学教育,旨在培育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领先的人力资源。SSH学校从2002年的26所增加到2013年的201所。SSH学校在文部科学省、地方教育委员会、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大力协助下,按计划积极开展专家讲座、参观考察、场馆学习、观察实验、课题研究、展示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海内外的4000名学生、教师等参加了2013年的学生研究发表会。

    2013年11期 v.42;No.316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