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万鹏;谢瑶;
撤并小规模学校,兴办大规模学校成为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主导模式。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存在教育规模经济效应?如何理解地方政府的教育决策行为?如何运用规模经济理论指导布局调整决策?本文基于11个省调研数据,实证探究了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并对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显著的教育规模经济效应,但从教育发展与学校多元价值视角看,我国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遵循公平优先的价值导向,实施"反规模经济效应"政策。对于小规模学校不仅不能随意撤并,更应当提高教育投入权重,以差异化投入补偿小规模学校的成本消耗。在战略定位、公用经费拨款和优质师资保障等方面为小规模学校构建"优先发展区"。
2013年05期 v.42;No.310 49-5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董蓓菲;
小班化教育虽聚焦学校课堂,但实质是从价值认识到行为实践的全面变革。其理论和实践研究既丰富了我国课程改革成果,又为推进教育公平先行积累经验,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当下,政策、人口、城市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小班化教育面临资源困境,西方小班化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尚无法应对中国小班化教育发展难题。本土理论研究、区域范畴的培育和扶持是小班化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2013年05期 v.42;No.310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杨婷婷;
放眼整个欧洲,近来伊斯兰教恐慌、极端右翼分子和反民主运动此起彼伏,挪威也直到2011年7月发生77人死亡的恶性案件后,才察觉到本国民主的脆弱性。本文在极端右翼活动频发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对挪威的民主公民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阐述各相关政策文件是如何对国家认同、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加以强调的,试图探求挪威民主公民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与核心观点,以及挪威民主公民教育可能存在的不足。
2013年05期 v.42;No.310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丁志伟;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潍坊市坊子区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引入到基础教育管理制度中来,通过对基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投入渠道变革、考评制度改革,推动权力制衡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延伸,简政放权,把权力下放给最该拥有权力的部门和机构,实现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来说,其改革借鉴意义堪比当年农村改革的"小岗村"。
2013年05期 v.42;No.31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