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刚平;夏永庚;
我国古代课程评价制度是以学业考试为主导而建立起来的课程评价系统,历经三代时期"小成"与"大成"的学业评价思想萌芽、两汉时期以"射策"和"对策"为考试形式的"岁课"制度建立、隋唐时期以"通经"和"科举"为核心的学业评价制度发展、宋明时期"誊录封弥"和"八股文"等公平客观评价措施等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学业考试文化。特别是通过考试促进学习、提高教育质量、选拔人才以及重视考试公平的传统,成为我国课程评价制度现代转型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需要在当代课程评价制度建设过程中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扬弃。
2012年03期 v.41;No.296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龙宝新;
当代课堂教学正悄然步入花样时代,繁琐的教学环节、中转式的教学过程就是这一教学时代的两大特征。从核心知识教学入手,开展"课堂瘦身"行动,全力构筑一种"节能减排"式的绿色课堂与高效课堂是时代的要求。核心知识是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它是教师实施课堂瘦身手术的底线与尺度。走向简明课堂是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框架,是课堂教学摆脱"分裂症"困扰的良方。
2012年03期 v.41;No.296 19-2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岳刚德;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从教学组织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规范。虽然随后从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人们从各种视角和立场深入研究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迥然变化。但是,毋容置疑在当下学校教育场域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同步教学"为主导范型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运用概念史的分析视角,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佐藤学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背景,围绕"目标、内容、方法"等课堂教学元素,运用批判反思的方法论视角,检视五大课堂教学模型从自然主义、观念主义、实验主义、结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演进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课堂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阐释教育"成"人这一大问题的课程教学意义。
2012年03期 v.41;No.296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黄娟娟;
在自然情境中,采用事件取样法,对30位优秀教师观察记录了语言活动中900次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然后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起影响语言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范型的变量模型,并在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进而构建了语言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范型—预设与生成并存,师幼互动行为丰富的对话式互动。
2012年03期 v.41;No.296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张冉;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1954)一案中宣告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宪。该案重塑了教育平等权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这一举世闻名的案件事实上是发生在四个不同州的法律诉讼的集合。借助当年的史料,本文对发生在弗吉尼亚州的案件的缘起、发展、以及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力进行微观分析。该分析显示,布朗案仅是美国教育种族合校的开始,远非胜利。
2012年03期 v.41;No.296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王夫艳;
责任是专业的必要之维和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承载着教师的道德承诺。基于责任的身份是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重要向度。教育问责是教师无可逃避的现实工作情境,影响着教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信念,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责任。在结构与能动性的张力相持中,问责压力下教师专业责任被赋予殊异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种样式:迷失、本真和撕裂。培植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增强教师的道德能力、赋权予教师,是问责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责任的有效路径。
2012年03期 v.41;No.296 46-5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周燕;边玉芳;
教育公平是当今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田纳西州增值评价系统(TVAAS)是当今世界最成熟和完整的增值评价系统之一,它具有全州所有3-12年级学生连续多年的成绩数据,以学生多年成绩的进步为评价的基础,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追踪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估计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成绩进步的"净"效应,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较公平的评价,对我国教育评价的改进具有较高借鉴价值。因此,本文就TVAAS进行介绍,并提出关于我国教育评价改进的建议。
2012年03期 v.41;No.296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陈博;魏冰;
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科学素养理念在理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落实情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笔者整理出当下以科学素养为视角对"正式课程"分析的两种理论模型:"课程重点"和"课程平衡"。本文对两种理论模型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评述与比较,希望为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理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2年03期 v.41;No.29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童俐;
交互式教学模式将学习建立在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需求的基础之上,师生、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艺术设计学科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要体现艺术设计的典型特点,也要融合交互式教学的思想与方法;"倒装式研讨性教学"、"抛锚式情境性教学"和"竞赛式激励性教学"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教学模式。
2012年03期 v.41;No.296 83-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向晶;谢丽;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科课程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唯一渠道,也不再是人们谋求生存和工作所必需。学科教学更为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品质,如何体会学科课程之于个体成长的内在价值,如何在学科课程中领略学习的乐趣乃是学科课程之于学生成长的价值诉求。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某中学一位具有20多年教龄的高级教师执教的化学课为例,分析了教学现状,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进而得出相应的研究发现,充分挖掘了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12年03期 v.41;No.296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宋广文;曹红;
我国科技协会2010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的科学素养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本文通过对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分析,发现中西科学教育在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当前教育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借鉴、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以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旨归。
2012年03期 v.41;No.296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