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雪梅;
教师课程实施程度是衡量课程实施品质的重要指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研究沿着忠实和调适两条脉络,发展出诸如使用层次,使用者形貌、实施课程的调查等一系列检测工具,并提炼出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中,当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发展多脉络的实施程度研究,发展适合我国教育情境的检测工具,并关注影响我国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本土因素。
2010年01期 v.39;No.270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夏雪梅;
教师课程实施程度是衡量课程实施品质的重要指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研究沿着忠实和调适两条脉络,发展出诸如使用层次,使用者形貌、实施课程的调查等一系列检测工具,并提炼出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中,当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发展多脉络的实施程度研究,发展适合我国教育情境的检测工具,并关注影响我国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本土因素。
2010年01期 v.39;No.270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杨南昌;刘晓艳;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学习和教学都是在社会性的活动系统中展开的。因而,学习的分析焦点应从传统心理学对个体的关注转向对活动系统的关注。文章首先描述了当前学习科学研究中倡导的互动分析方法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互动分析发展新方向——整合个体认知研究和互动研究的情境观方法。这些活动系统的分析方法强调微观追踪不同时间、空间,特别是自然发生的实践共同体成员间的日常互动,可为研究者深入理解群体学习的互动机制并进而创建有效的协作学习环境提供可靠的实践证据。
2010年01期 v.39;No.270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杨南昌;刘晓艳;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学习和教学都是在社会性的活动系统中展开的。因而,学习的分析焦点应从传统心理学对个体的关注转向对活动系统的关注。文章首先描述了当前学习科学研究中倡导的互动分析方法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互动分析发展新方向——整合个体认知研究和互动研究的情境观方法。这些活动系统的分析方法强调微观追踪不同时间、空间,特别是自然发生的实践共同体成员间的日常互动,可为研究者深入理解群体学习的互动机制并进而创建有效的协作学习环境提供可靠的实践证据。
2010年01期 v.39;No.270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卢尚建;
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容忽视的缄默知识,它来源于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具有片断性、离散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存在两种功能,一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正向功能,二是阻碍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负向功能。研究缄默知识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更新教学中的传统知识观念,使教学中缄默知识显性化,在实践中形成和应用缄默知识。
2010年01期 v.39;No.27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卢尚建;
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容忽视的缄默知识,它来源于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具有片断性、离散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存在两种功能,一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正向功能,二是阻碍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负向功能。研究缄默知识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更新教学中的传统知识观念,使教学中缄默知识显性化,在实践中形成和应用缄默知识。
2010年01期 v.39;No.27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刘华杰;
竞争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机制。但对竞争的信仰和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催生了竞争性学习观,导致了一些不易察觉的道德后果,阻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而,亟需对这种竞争性学习观进行道德化矫正,构建和谐、健康和道德的竞争关系与学习理念,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2010年01期 v.39;No.27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刘华杰;
竞争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机制。但对竞争的信仰和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催生了竞争性学习观,导致了一些不易察觉的道德后果,阻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而,亟需对这种竞争性学习观进行道德化矫正,构建和谐、健康和道德的竞争关系与学习理念,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2010年01期 v.39;No.27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振宇;
儿童学从诞生之日起,即致力于综合自然科学及人文社科等众科目之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以求对儿童有全面深刻之了解,但这个初衷直至近来才得以实现。儿童史正因此形势而生,旨在跨学科研究历史中之儿童群体。基于此领域在国内尚处于未开垦之境地,尤需率先明确其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及史料来源,以便正式著手第一步的研究。
2010年01期 v.39;No.27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高振宇;
儿童学从诞生之日起,即致力于综合自然科学及人文社科等众科目之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以求对儿童有全面深刻之了解,但这个初衷直至近来才得以实现。儿童史正因此形势而生,旨在跨学科研究历史中之儿童群体。基于此领域在国内尚处于未开垦之境地,尤需率先明确其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及史料来源,以便正式著手第一步的研究。
2010年01期 v.39;No.27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方红;
当前的教育很少直面儿童精神及其内在本质,致使儿童精神被偏好"秩序"、追逐"功利"、崇尚"理性"的倾向所挤占,儿童的精神世界被挤进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最终导致儿童精神的"异化"。因此,教育应反省自身,反省教育制度和教育行为是否违背"为人"的伦理,进而真正观照儿童精神的成长,把儿童当作儿童,正视儿童的"游戏",打破困束儿童的"围墙",着眼儿童的幸福,以儿童自身独特的而不是成人认定的精神特质为基础,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的"为人"之学。
2010年01期 v.39;No.27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方红;
当前的教育很少直面儿童精神及其内在本质,致使儿童精神被偏好"秩序"、追逐"功利"、崇尚"理性"的倾向所挤占,儿童的精神世界被挤进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最终导致儿童精神的"异化"。因此,教育应反省自身,反省教育制度和教育行为是否违背"为人"的伦理,进而真正观照儿童精神的成长,把儿童当作儿童,正视儿童的"游戏",打破困束儿童的"围墙",着眼儿童的幸福,以儿童自身独特的而不是成人认定的精神特质为基础,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的"为人"之学。
2010年01期 v.39;No.27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陈向明;王红艳;
围绕"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个似乎有些"过时"的问题,本文"老题新谈",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视角提出我们的"新"看法。首先,在介绍前人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然后提出,拥有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属性,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其独特的"知识分子"的作用。
2010年01期 v.39;No.270 51-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陈向明;王红艳;
围绕"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个似乎有些"过时"的问题,本文"老题新谈",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视角提出我们的"新"看法。首先,在介绍前人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然后提出,拥有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属性,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其独特的"知识分子"的作用。
2010年01期 v.39;No.270 51-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高芳祎;
教师指导能力不足是研究型课程在实践中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一位专家成功教师的个案研究显示,研究型课程指导教师大致经历了外部要求下的被动参与、成功体验后的认同接纳、积极实践中的成熟转化和反思探究间的提升创新四个指导阶段;学校、教师自身及校外专业支持等因素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帮助教师获得指导研究型课程的成功体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支持,给教师必要的时间与耐心实现成长,在不同发展阶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2010年01期 v.39;No.27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高芳祎;
教师指导能力不足是研究型课程在实践中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一位专家成功教师的个案研究显示,研究型课程指导教师大致经历了外部要求下的被动参与、成功体验后的认同接纳、积极实践中的成熟转化和反思探究间的提升创新四个指导阶段;学校、教师自身及校外专业支持等因素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帮助教师获得指导研究型课程的成功体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支持,给教师必要的时间与耐心实现成长,在不同发展阶段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2010年01期 v.39;No.27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毛齐明;
"教师学习"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日常性和教师知识内生性的结果。该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兴起反映了认知主义学习观中"建构说"对于"传递说"的胜利。至90年代末,随着认知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之争的出现,一批新的"教师学习"研究模式开始凸显,它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了越来越走向复杂的趋势。
2010年01期 v.39;No.27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毛齐明;
"教师学习"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日常性和教师知识内生性的结果。该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兴起反映了认知主义学习观中"建构说"对于"传递说"的胜利。至90年代末,随着认知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之争的出现,一批新的"教师学习"研究模式开始凸显,它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了越来越走向复杂的趋势。
2010年01期 v.39;No.27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孙可平;
本文基于对国际基础教育中技术教学的认知研究成果讨论,分析了小学《技术》教材中的一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素,强调了小学《技术》教学中有别于传统手工和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将现代的创造性和认知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一种创新的心智习惯或者创造潜力。
2010年01期 v.39;No.27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孙可平;
本文基于对国际基础教育中技术教学的认知研究成果讨论,分析了小学《技术》教材中的一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素,强调了小学《技术》教学中有别于传统手工和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将现代的创造性和认知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一种创新的心智习惯或者创造潜力。
2010年01期 v.39;No.27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蔡铁权;陈丽华;
阅读作为一种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我国科学课堂中却常常被忽视。但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融入科学阅读的科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股潮流。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有效的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及科学概念的掌握。而有效的科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读者、氛围和文本特征三种交互因素,并针对不同特点的阅读文本,辅之以适宜的科学阅读策略才能得以实现。
2010年01期 v.39;No.270 73-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蔡铁权;陈丽华;
阅读作为一种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我国科学课堂中却常常被忽视。但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融入科学阅读的科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股潮流。在科学教育中开展有效的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及科学概念的掌握。而有效的科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读者、氛围和文本特征三种交互因素,并针对不同特点的阅读文本,辅之以适宜的科学阅读策略才能得以实现。
2010年01期 v.39;No.270 73-7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赵长林;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标识符,也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讨论主要集中在方法论的视域,更多地是一种技术理性的分析,注重其方法、步骤、应用的研究,而对其深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隐喻则鲜有关注。对杜威科学探究思想的解读,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科学探究的深层文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1期 v.39;No.27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赵长林;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标识符,也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讨论主要集中在方法论的视域,更多地是一种技术理性的分析,注重其方法、步骤、应用的研究,而对其深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隐喻则鲜有关注。对杜威科学探究思想的解读,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科学探究的深层文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1期 v.39;No.27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周勇;
为促进一线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变,推进科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本文主要从"社会属性"、"知识属性"、"人格属性"三维视角检视了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属性及其缺陷。
2010年01期 v.39;No.27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周勇;
为促进一线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变,推进科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本文主要从"社会属性"、"知识属性"、"人格属性"三维视角检视了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属性及其缺陷。
2010年01期 v.39;No.27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