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专家访谈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 警惕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科学主义”知识价值取向

    陈建华;

    本文从分析科学主义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出发,指出这种片面崇拜科学和科学方法价值的社会思潮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主义知识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冲击,最终对其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批判。

    2009年07期 v.38;No.26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美国的早期儿童教育运动:脑与认知科学的分析视角

    周加仙;

    9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了一场以脑科学为依据的早期儿童教育运动,该运动的依据是突触发展呈倒U型曲线的研究、关键期、丰富环境的研究、莫扎特效应这四个相互应证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本文从脑与认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该运动中人们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与论证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误解。澄清这些错误有利于新兴领域——教育神经科学的健康发展。

    2009年07期 v.38;No.264 13-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课程与教学

  • 课程文化与学生幸福感:一项质性研究

    田若飞;

    在学校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获得丰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积极地发展自我同一性,是影响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S市甲乙两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研究发现,两校课程文化在本质上趋同化,学生幸福感学校差异主要源自学校的区域排名而不是课程文化。这说明,课程改革还有待于触及学校教育的实质,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应当构成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核心。

    2009年07期 v.38;No.264 18-2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基于对话教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研究

    李宝敏;

    教学本身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对话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促使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不会因为师生分离,而改变教学的对话本质。而恰恰相反,远程教育中不仅需要对话,而且跨越时空的高质量的深层次对话正是网络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因此,研究网络教学中的对话特征、探求促进对话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7期 v.38;No.26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课堂优质化:内涵诠释与特征分析

    纪德奎;

    课堂优质化就是一场课堂的变革与重建,因此,可将其理解为一种课堂形态、一种课堂理念和一种课堂境界,三者之间的动态转化过程就是课堂优质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基于课堂实际"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向课堂的"可能的发展水平"不断跨越式发展的过程。课堂优质化具有和谐的表征、蕴含生命的真谛、涵泳责任的承诺、呈现德性生活的样态、促成真正学习的发生、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体现资源分配的公平和保持时空场域的开放等特征。

    2009年07期 v.38;No.26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教育基本理论

  • 高贵的幻象: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

    彭正梅;

    本文探讨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教育理想,并指出这些教育理想尽管缺乏科学性,却是一种高贵的幻象,推动了相应时代的教育发展,而且,教育理想的进展也显示了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扩展和加深。

    2009年07期 v.38;No.264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幸福的本源追问及教育的使命

    向晶;

    本文从词源学、哲学视角追问幸福研究的本源,探求幸福在英语语言中、心理学领域以及汉语语境中的涵义,剖析幸福之于哲学的本源关联,并论述了教育对个体幸福的意义与作为。

    2009年07期 v.38;No.26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教育公共治理:什么公共?什么治理?——结构转型与法理维度的探索

    李涛;

    伴随着人类政治管理模式由管理诉求走向治理诉求,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式都纷纷发生了结构转型,教育作为公共事务的核心环节,必然也被融入到公共治理的整体框架视界之中。在中国语境下,教育公共治理也正在经历着教育公共治理主体转型、教育公共治理方式转型、教育公共治理过程转型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在变化中,面向中国教育实践的治理又呈现出与西方治理不同的现实特征。在认同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公共治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和建构教育公共善治,并以此为理论基点,解决和思索中国教育发展问题,这为中国教育摆脱深层危机和本质困境提供了现实可能。

    2009年07期 v.38;No.26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国际与比较教育

  •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分析

    申超;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演变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孕育和萌芽,日渐展开,较快发展,稳步推进与逐步深入四个时期。其特征表现为:受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驱动并反作用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从职业教育领域向普通教育领域的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过渡与相互融合;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过渡与相互融合;从欧盟成员国间的多边合作向欧洲国家间的一体化过渡;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并存;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机制日益健全和深化;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走向一体。

    2009年07期 v.38;No.264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美国校长培训及其政策分析

    许苏;

    美国校长培训强调提升教学领导力、重视学校实践环节、实现学区与大学的合作以及发挥学区的实践引导作用,并具有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校长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更是开发和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前提和保障。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今天,研究美国校长培训,分析其制度支持体系,对我国开展校长培训以及实现教育家办学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09年07期 v.38;No.264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亚洲地区生涯咨询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吴薇;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和菲律宾六个亚洲国家(地区)的生涯咨询发展状况。梳理了影响亚洲生涯咨询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文化传统成为亚洲生涯咨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挑战。这启示我国在进行生涯咨询专业化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加强生涯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的本土化建设。

    2009年07期 v.38;No.26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道德教育

  • 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

    唐汉卫;

    多元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学校道德教育进行必要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意识,明确文化立场,提升文化厚度,彰显文化特色。

    2009年07期 v.38;No.264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德育改革的合理性诉求

    严从根;

    "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有如下要求: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够以合理的态度彼此相待;基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从各自角度出发或通过采纳彼此视角可以支持共同的规范;不同价值观和立场的人们,应该努力寻求未来的彼此理解和"视域融合"。我们需要汲取"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的思维方式,来回应德育改革的时代诉求。内蕴"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的基本精神的德育改革,必须要确立"相互承认"的思维方式,坚持展开协商对话,建构相互学习的机制。

    2009年07期 v.38;No.264 72-7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学科教育

  • 美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

    刘克文;

    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在中学设置化学课程以来,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历经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教育改革,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教育个性化、人本化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改革浪潮。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这些教育改革运动,都对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美国中学化学课程从19世纪到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

    2009年07期 v.38;No.264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日本小学数学新学习指导要领述评

    李淑文;史宁中;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新的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增设了新的学习领域"数学活动";增加了课时;调整和充实了课程内容;并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扎实。本次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是日本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2009年07期 v.38;No.264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走进中小学

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