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跨学科性及非学科性

    贝磊;肖玉敏;

    奥利维拉(Oliveira)对在教育科学领域内进行的研究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分类,并对比较教育的地位的这一概念进行了基本的梳理。本文在对奥利维拉著作进行评论后指出:比较教育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种研究欢迎各种类型的输入信息。然而,人们也注意到比较教育中的有些研究没有很好的界定,且缺乏研究核心。本文关注比较教育从构成它的各个主要学科中多大程度地获益,并意识到比较教育领域中的研究以各种方式为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各种思想观点。

    2004年09期 v.33;No.205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基于柬埔寨、中国、蒙古、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

    张乐天;

    本文结合柬埔寨、中国、蒙古、菲律宾四国国别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新世纪初叶各国促进全民教育发展的优先工程与重要任务。

    2004年09期 v.33;No.20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惊喜与困境——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利弊分析

    田恒平;

    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的税费改革,在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的同时,重构的财政体系对农村义务教育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分析和正视税费改革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益处和不利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自身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2004年09期 v.33;No.20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农村学习需要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以何种方法开发农村可持续发展课程

    卡瓦纳;徐士强;

    教育在促进农村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促进农村变革首先应当明确农村的教育需求,也即明确开发什么样的农村教育课程。因为课程是把教育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机制,因此,课程原理和开发在制定农村教学计划中承担着核心角色。然而,在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上,课程开发存在着许多彼此竞争甚至是无效的见解。其中一个基本原因就是,课程开发者在编制农村教育课程之前,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学科中心法、学科整合法、社区中心法和个人(兴趣)中心法等四种方法在确定农村学习需要方面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性,当课程开发过程有了明确的开发方法后,关于农村学习需要的某些见解将会由竞争走向合作。这种模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确定开发方法)将有助于明确农村教育的方式方法、核心学习任务、参与者的角色和职责分配、决策的优先权、操作性的目标和计划、以及农村社区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类型等。

    2004年09期 v.33;No.205 17-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农村社区学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以《2000年技能报告》和科克伍德社区学院为例

    哈尔德;仇光鹏;

    关于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服务于三个目的:一是升大学;二是培养劳务市场人员或提供商业和产业培训;三是提供专门培训。每个社区学院都有顾问委员会,为社区学院回应社区需要提供建议。科克伍德社区学院和《2000年技能报告》的例子反映了美国农村社区学院对当地经济需要的回应及二者的互动。

    2004年09期 v.33;No.20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对韩国形成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区的方法探究——以吉南(Jinan)县学习型农村计划为例

    Eun Soon;Jongim Byun;韦立君;

    学习型农村计划是对农村综合重构的一次行动,是以建立一个无论何时何地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作为目标的。这是以当地公民为本,服务于当地公民的终身教育行动,目的在于通过当地社区和不同的机构、社区、民族国家间的所有教育资源的互动而形成学习型社区网。

    2004年09期 v.33;No.20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新教材、新思路——《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学后的反思

    张祥明;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定位明确,结构合理,基于师范生的需要,全面反映新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新意迭出,极具启发性、指导性。读本尝试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和呈现内容,立论严谨,行文流畅、规范;每一讲后面的建议及附录的安排,便于学生了解课程改革,拓宽视野。教学后反思的问题是开展国家级新课程高校通识教学和学科教学教师的培训工作迫在眉睫。读本要根据教学中反馈的情况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进行滚动式地修订。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新课程宏观背景资料的介绍。基层教师希望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新课程培训,开通教师培训网络系统,提供最新的课程改革信息、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2004年09期 v.33;No.205 31-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教学心理学视野下的专长研究

    胡谊;吴庆麟;

    从"教学心理学"的学科架构提出,以及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思想的结合,可以看出,专长的心理学研究一直在该学科发展进程中扮演基础性研究角色,并正引发出对学校教育中知识、学习与教学等主题的深入而细致探讨,为教学心理学最终成为"处方式"学科提供科学依据。

    2004年09期 v.33;No.20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环节若干要素分析

    柯森;张敏婕;

    本文对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环节涉及的州的作用、教师、学生、课程与教材、评估与测验、社区与公众支持等要素作了简要分析,借以具体化和深化对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的认识。

    2004年09期 v.33;No.20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教师评价模式:微格教学评价法

    王斌华;

    微格教学评价由微格教学演变而来。它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方法,具有人少、省时、集中、直观、放松等特征,其操作过程包括设施准备、前期辅导、制定评价表、编写教案、上课录像、实施评价六个步骤。微格教学评价法体现了评价目标相对集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反馈全面及时准确、评价效果显著等优点。

    2004年09期 v.33;No.20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高级研讨会

    <正> 为进一步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更好地发挥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将主办"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高级研讨会,具体研讨"大学参与课程改革的

    2004年09期 v.33;No.20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菩提树下的思考——柏林洪堡大学的困顿与出路

    杨军红;

    德国高等教育是19世纪世界高教发展的楷模,而洪堡大学则是德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样板。她的历史就是德国高等教育起起落落的历史:既有过19世纪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辉煌和20世纪上半叶诺贝尔奖得主层出的难以企及的高度,也有20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不能独善其身的困顿。面对21世纪的挑战,洪堡大学似乎已显得老迈不堪,所提供的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难以符合社会的需求。本文回顾了洪堡大学昨日的辉煌,分析了今日的困境与出路。洪堡大学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在当前的德国高校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具有普遍意义,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2004年09期 v.33;No.20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以英国沃里克大学为例

    林辉;

    知识经济呼唤着新的大学发展模式。大学经历了传统自由型、研究型、社会服务型等发展历程后,终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走向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本文以英国沃里克大学(Warwick University)为例,对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型大学作初步探讨和研究,阐明了创新大学的基本特征,希望对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代大学有所裨益。

    2004年09期 v.33;No.20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从“隐性知识论”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

    齐艳霞;尹春洁;

    本文从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成功的秘诀之所在——隐性知识传承的成功,并从牛津大学的成功中得到启示,针对我国研究生隐性知识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导师制的途径和方法。

    2004年09期 v.33;No.20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英国《为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战略》概要

    潘发勤;

    儿童和所有学习者是国家的未来,为此英国教育和技能部于2004年7月出台了《为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战略》。该战略不仅分析了英国教育在历史上的缺点和目前面临的挑战,而且针对各生命阶段提出加以改进的措施,设计了促进教育个性化和选择的途径。

    2004年09期 v.33;No.205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卓越地教,快乐地学——英国初等教育发展战略

    赵中建;

    本文对英国《卓越与快乐:初等学校战略》报告的核心内容作一介绍和分析,集中于其中的教和学,并关注了学校特色的建设和创新,提供了有关英国初等教育最新改革趋势的若干信息。

    2004年09期 v.33;No.205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教育行动区”计划——英国改造薄弱学校的有效尝试

    王艳玲;

    本文在对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背景、特点、具体的措施和成绩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教育行动区"计划对改造薄弱学校的启示。

    2004年09期 v.33;No.205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英国“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评析

    阚阅;

    长期以来英国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城市中的公立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低下,这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英国工党政府为改善城市中小学教育而实施的"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的背景、措施、进展等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期望从中有所启示。

    2004年09期 v.33;No.20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特色学校——英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安方明;

    特色学校计划帮助中等学校与私营部门赞助者结成伙伴关系,学校获得政府的额外资助,通过选择一些特色科目形成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在满足国家课程要求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他们所选择的特色科目上,向所有学生提供丰富与和谐的教育。政府计划要让所有的中学成为特色学校。

    2004年09期 v.33;No.20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