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美国赖格卢特教授访谈

    盛群力;程景利;

    查尔斯 M·赖格卢特(Charles M.Reigeluth),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现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曾任过该系系主任和锡拉丘兹(Syracuse)大学教学设计、开发和评价中心主任。他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旨趣主要包括学校改革系统理论、精细加工与任务分析理论、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教科书评价和教学策略研究等。代表性著作是主编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第1卷1985年,第2卷1999年)。另外还著(编)有《教学应用理论》(1987年),《教学策略与方式》(1992年),《教育中的系统变革》(1994年)和《综合性系统设计:一种新的教育技术》(1993年)等。他的个人主页为 http://php.indiana.edu/~reigelut/。

    2003年07期 v.32;No.19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钟启泉;

    学校问题的讨论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分析,而必须从总体结构的高度加以理解。非难学校是容易的,难的是摸索学校再生之道。学校问题的探讨就是批判性地探讨产生问题的现代社会,包括重新审视迄今为止天经地义的概念和修辞。本文以探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论的方法,来琢磨我们对于学校问题的展望,旨在提供今后进一步讨论的线索。

    2003年07期 v.32;No.19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的新发展

    翟静丽;

    教育凭证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市场化的教育改革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行,弗里德曼在九十年代又对该理论做了新的发展。认为新技术革命对教育市场化变革有促进作用,教育凭证计划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教育市场化、私有化的手段,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阻碍。

    2003年07期 v.32;No.191 1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转变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路径的意义——“教育券”的政策价值分析

    吴华;

    实施"教育凭证制度"可以实现广泛的政策目标,但"教育凭证制度"的本质是改变公共教育资源的传统配置路径,通过引入基于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非竞争性配置环节,使学校由原来从政府手中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直接竞争转变为通过吸引学生实现的间接竞争。由于改变了政府、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制衡机制,从而引发政府、学校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也是教育凭证制度对中国教育制度创新最重要的贡献。

    2003年07期 v.32;No.19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教育券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茅于轼;

    "教育券"是一种试图通过改变教育资源配置路径以改善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方案,它的基本假设是学生家长比政府教育官员更能辨别学校的好坏,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防止因此出现加剧学校两极分化的副作用以及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对其效果谨慎观察是一种明智的正度。

    2003年07期 v.32;No.191 18-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教育凭证制度在我国的预演——长兴县发放教育券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刘芳;雷鸣强;

    弗里德曼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育凭证制度,半个世纪之后在遥远的中国大陆落户生根,其意义是深远的:教育服务由政府垄断经营变为市场环境中的多中心提供,消费者也获得了充分显示自身偏好的自由选择权。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这一制度变迁发生的原由及制度的运作和意义。

    2003年07期 v.32;No.191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布什政府对“学校选择”的政策回应——兼议我国引入“教育券”时的若干问题

    冯大鸣;赵中建;

    布什执政以后,对"学校选择"加以强力推进,使有关"学校选择"的争议甚为激烈,为此,布什政府于2002年作出了新的政策回应。"教育券"是"学校选择"政策的重要载体之一,关于"教育券"制度的引入,正成为我国教育界近期的热点话题。参考美国的有关争议及政策回应,我国引入"教育券"时,似乎应对三个问题加以关注:引入"教育券"制度的目的与时机;"教育券"制度规则体系的建设;检验"教育券"制度效果的基准定位。

    2003年07期 v.32;No.191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我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调研报告

    崔允漷;余进利;

    本文介绍了对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进行调研的背景与目的,交代了问卷调查的有关事项,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三份问卷的调查结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展现我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的全貌,并就此展开了一些讨论与建议。

    2003年07期 v.32;No.191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来自学生的调研报告

    陈月茹;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生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必要性及价值的看法;学生对现阶段该课程实施状况的认识;学生对自己及教师在课程中地位及角色的看法;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方式的喜好等内容。本调研报告对这些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议。

    2003年07期 v.32;No.191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来自教师的调研报告

    刘继和;

    了解和把握学校一线高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的认识状况和理解程度,是顺利推进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为此,本课题组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部分高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本文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试图把握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真实情况,明确课题,提出展望。

    2003年07期 v.32;No.191 44-4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来自家长的调研报告

    柯政;王成军;

    家庭是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家长这个群体对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态度和建议理应得到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作者以问卷的形式对家长进行了调查,本文就是前期问卷调查的研究报告。报告首先解释此次调查的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方案的设计,然后详细阐述和分析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根据调查结果,对学校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03年07期 v.32;No.19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

    李其龙;

    本文从美、英、德、法、日、韩和印度等国家的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使命和课程结构、内容、目标、学分制等方面揭示了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003年07期 v.32;No.191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数学教育的国际进展及其启示

    郑毓信;

    文章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教育的国际进展进行了概述:(1)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2)教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研究的兴起;(3)多视角的研究与必要的聚焦;(4)关于现代技术的再思考;(5)对于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学方法重要性的再认识;(6)研究工作表现出了更大的自觉性;(7)课程改革一波三折;(8)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充分关注。其次又以数学教育的国际进展为背景论述了中国数学教育界在当前所应特别重视的一些问题:(1)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2)中国教学教育的界定与发展;(3)理论研究的必要深化;(4)重视高级研究人材的培养;(5)进一步增强专业化意识,充分发挥专业学会的重要作用。

    2003年07期 v.32;No.19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加拿大关于科学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启示

    周勇;

    随着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实验工作在省级实验区的全面铺开,关于科学课程评价策略的研究愈益成为我国课程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推进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评价实践的改革进程,本文探讨分析了加拿大科学课程界近年来在科学课程评价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其对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评价工作的有益启示。

    2003年07期 v.32;No.19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英国国家课程评价政策演进及启示

    陈霞;

    英国最初的国家课程评价政策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参照的表现评价体系。经过14年的实施与修定,原来的评价政策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3年07期 v.32;No.191 71-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解读初中课程的一把钥匙——简评法国教育新著《初中学什么?》

    王晓辉;

    <正> 初中学什么?恐怕是所有进入初中的法国学生及其家长普遍的疑问。首先,刚刚从小学出来的少年,已经熟悉单一教师授课的模式,而初中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面孔和诸多的学科一下子使他们感到茫然。其次,法国中小学课程历来由国家制定,学校、学

    2003年07期 v.32;No.19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自组织与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

    马昌法;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自组织现象的理论工具。本文试图探讨如何运用自组织的演化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03年07期 v.32;No.191 79-8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