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斌艳;张翠凤;
2002年12月16日—1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隆重召开了有关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的国际研讨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蔼彦教授应邀为大会做主题发言,就如何应用中西教育观念,建构信息化学习进行深入阐述。会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信息通讯技术对教与学带来的挑战,现将陈教授的大会发言以及会后的多次座谈整理成文,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2003年02期 v.32;No.186 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钟启泉;
"双语教学"的实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笼而统之地谈论"双语教学"只能混淆视听,有害无益。应当分层次地把握"双语教学"。就目前阶段说,我国普遍推行的"双语教学"在本质上应当属于外语教学的范畴。"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高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我们倡导的"双语教学"应当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双语教学",而不是基于"行政指令"的"双语教学"。否则,容易一哄而起、盲目狂热,造成目前社会上"奥数热"那样的灾难而不可收拾。
2003年02期 v.32;No.18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王斌华;
本文针对我国正在开展的双语教学试验,有选择地介绍了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平衡理论、思想库模式、阂限理论和依存假设理论以及滴注式语言计划、淹没式双语教育、沉浸式双语教育和双向双语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双语教育与双语国家、单语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语言(母语)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2003年02期 v.32;No.186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左焕琪;
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教学,它涉及较多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如它带有很强的国情特征和,在实施过程中对第一与第二语言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十分重要等。同时双语教学还涉及心理语言学,如第一与第二语言的正、负迁移以及双语教学的年龄特征等。这些都是实施双语教学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3年02期 v.32;No.18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朱浦;
双语教学几十年来被国际外语教学界公认为是一项成功的外语教学策略。上海二期教改也正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本文拟从实验进程、实施基础以及其基本问题方面对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进行介绍与评价。
2003年02期 v.32;No.186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在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方面所作出的探索和思考。
2003年02期 v.32;No.18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王洪伟;
自1996年办学之初起,我校就在引进、培训优秀英语教师上下工夫,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育"的探索。研究的内容是:在加强英语教学,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同时,在若干具备条件的非英语学科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教学实践,以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其学习英语的范围,增加词汇的输入量,并提供学生应用英语的阵地,从而强化英语的交际功能,有效克服或减缓"哑巴英语"的现状。
2003年02期 v.32;No.186 28-2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赵中建;
本文以美国拉德纳高中的课程设置为个案,着重介绍了艺术、英语(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科、技术等学科领域及其多元化的科目,讨论了课程管理和学分制的具体规则,并论证了该高中课程选择的自由与集中、科目设置的多元与序列等特点。
2003年02期 v.32;No.18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周加仙;
本文从毕业要求的规定、学分类型、获取学分的途径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加拿大安大略、新斯科舍、马尼托巴三省学分制的概况,并揭示对我国设立学分制的启示。
2003年02期 v.32;No.186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刘琪;
近十多年来,日本对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利弊进行了反思,力图重新发挥学分制的活力,把学分制高中作为推进以学生选择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和多样化、个性化高中教育中的新型特色模式。
2003年02期 v.32;No.18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李冲锋;许芳;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潮中,"对话"成为后现代课程的重要主题词。本文围绕"课程的后现代转向"、"后现代意义上的对话"、"对话者及其关系"、"对话的展开"、"对话的意义生成"五个方面对后现代课程的"对话"予以探讨。
2003年02期 v.32;No.18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周勇;
本文旨在分析课程论转向后现代文化的话语生成方式及其理论困境,进而又从现实主义的课程探究实验出发,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
2003年02期 v.32;No.18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黄志成;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是使民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走向觉悟;从觉悟到批判,再走向建构的这样的一种过程。综观弗菜雷解放教育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当属批判建构主义一派的。基于解放教育思想,弗莱雷的课程建构论重视全体参与、注重学生生活经验、提倡培养批判意识、强调原生主题来进行课程的建构。批判与建构,成为弗莱雷课程建构论的一大特色。
2003年02期 v.32;No.18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王莉莉;王小丽;
在现代主义范式的桎梏下,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严重阻碍教育改革初衷的实现。本文拟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超越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这些现代范式的藩篱,重构一种平等、对话、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2003年02期 v.32;No.18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薛志旺;
中国、新加坡在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中不约而同地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增加了相似的板块:"研究性学习"和"创意思考教育"。本文试对这两者作尝试性的分析,借鉴新加坡创意思考教育的经验,审视我国的研究性学习,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基础教育的发展。
2003年02期 v.32;No.186 65-6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乐维英;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探索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多角度的获取知识,多方面、多层次的整合知识。本文试从在初三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模式的探索及实施的阻力四方面作一初步的分析,从而使研究性学习更好的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2003年02期 v.32;No.18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朱科蓉;
教育市场化是近二三十年来英美两国在教育领域中的主要改革趋势,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新公共管理主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简要的对一些主要形式进行了描述,如特许学校、学券制、公助学额计划等。尽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形式多样,但其根本的理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只有竞争才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教育发展最为有效的机制。
2003年02期 v.32;No.18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杨伟;
"确保起点"(Sure Start)是一个英国政府消除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的里程碑。工作重点是为贫困的地区0—3岁的儿童提供综合的早期教育服务。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了"不把贫困带到第二代"的口号。
2003年02期 v.32;No.186 74-7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余洁;
本文通过对纽约城市大学的研究生中心和约翰·W·加德纳青少年及其社区研究中心分别所主持的学生研究活动的案例分析,对当前美国正在兴起的学生研究者的行动研究热潮进行了以点代面的介绍与分析。
2003年02期 v.32;No.18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