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教学范式与课程文化——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

    钟启泉;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育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交谈的内容。

    2002年07期 v.31;No.17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经济发展过程与职业教育——问题点的整理

    金子元久;

    本论文首先对关于中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至今为止进行了哪些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序),作为由此应展开讨论的问题。职业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施的问题点(第2节),并以此政策问题为基础对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青少年的升学.就业志愿选择的微观过程(第3节)、就其分析课题进行论述。

    2002年07期 v.31;No.179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主题协同教学在“新班级教育”中的应用

    蒋莉;虞大明;全力;

    本文结合主题协同教学在"新班级教育"中的实践开展,具体论述了该种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形式、及实践体会与启示,期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兴趣与实践探索。

    2002年07期 v.31;No.179 1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讲述我们自己的课程故事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长沙市紫凤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源起与进展,其中体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决策过程中的谨慎与细致、在实施过程中的兴奋与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企盼。

    2002年07期 v.31;No.17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春在枝头已十分——小学语文教改一例

    张玲;

    本文以一节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对联课"为例,分析了该课成功的四个特点:改选材料有较大教育含量,教学富含文化,注重学生的感受与阅读,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育才能。本文还对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学的积弊进行了批评。

    2002年07期 v.31;No.17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课堂教学中网络应用的策略问题

    王吉庆;

    本文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及其使用方式,并且讨论了各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所可能进行的不同课堂教学活动。

    2002年07期 v.31;No.17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披着羊皮的狼——校本课程改革的台湾经验

    欧用生;

    后现代教育受制于双重的符码:一方面是诉诸民主和消费主义的口号,强调希望、选择、多元、拥有、自我和民主;另一方面是经济符码,强调效率、效果和技术。最近的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似乎是这两种符码的混合和混种。口号上是结构再造和学校转型,但根本上,学校改革仍然隐含了社会功能主义、效率和生产、个人主义和专家主义。科技主义的狼披上进步主义的羊的外衣,所以即使教育改革了,但并没产生不同和改变。台湾的校本课程改革正显现了这种后现代性格。虽然标榜着课程松绑、赋权增能、创新教学、培养带着走的能力、追求卓越等口号,但校园中疯狂地展开的"台湾现象",却追求肤浅和表象,扭曲了课程改革的真义。本文旨在解构这些"台湾现象",以检视它是否"改革但没有产生不同",是否真是"披着羊的外衣的狼"。

    2002年07期 v.31;No.179 28-3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任重道远——香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沈兰;孙青华;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香港地区推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两项典型政策,并就这两项政策的目标、实施过程、成果,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在其他地区推广提供启示。

    2002年07期 v.31;No.179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澳门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澳门多元文化教育初探

    田野;

    本文介绍一项实证性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澳门幼儿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从而探讨教师在多元文化社会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角色。研究者共发放了340份问卷,收回256份,剔除无效卷19份,回收率达75%。问卷分三部分:(1)填答者的基本资料;(2)教师对社会文化多元性的看法;(3)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研究发现:(1)澳门幼儿教育对多元文化教育大多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2)多数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现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已经包含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教师们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及其理念。他们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显得不足。作者提出培训机构要满足教师的要求,开办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课程以拓展教师在这方面的认知和技能之观点。

    2002年07期 v.31;No.179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校本课程发展下课程与教学领导的定义与角色

    黄显华;徐蒋凤;朱嘉颖;

    本文以教育改革对学校课程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切入点,具体论证了课程领导的界定、策略,而后主要论证了课程与教学领导在学校课程发展过程,即课程的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与途径。

    2002年07期 v.31;No.179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基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型课程

    张春玲;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的实施亟待注意几种倾向。

    2002年07期 v.31;No.17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耗散结构理论与后现代课程范式

    汪霞;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本文在介绍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耗散结构理论之哲学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作为一种科学的发现,一种重要的观念变革,耗散结构理论对课程范式转变的影响。

    2002年07期 v.31;No.17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语文教材中的“样本”类型与编撰策略

    王荣生;

    根据我们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本文讨论的是"样本",共两部分:一是界说"样本"的含义及功能发挥方式;二是评价国外的语文教材中"样本"类型选文的五种编撰策略,它们在我国主要的语文教材尚无应用、或者是做了不当的使用。

    2002年07期 v.31;No.17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知识工程”与教育

    张春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信息、资料的研究日益增多。如何生产知识?如何把生产出来的知识有效地传播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怎样使知识持有者的知识变为所有需要者的知识?信息技术在这些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针对这些问题,20世纪70年代"知识工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描述"知识工程"的理论含义,综述其形成和开发的全过程,并探讨一些"知识工程"在教育中应用的例子。

    2002年07期 v.31;No.17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大”比较教育的新视野——柯文论“解读全球”

    关晶;

    英国当代著名比较教育学者柯文提出了"解读全球"的概念以构建一种"大"比较教育。解读全球在过去的比较教育中就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解读全球也包含了面向未来的视角。以动态的角度审视比较教育,解读变迁更成了解读全球的关键部分。过去、将来以及变迁,这三者构成了柯文"解读全球"的三大思想基点。

    2002年07期 v.31;No.17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美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

    陈月茹;

    美国不少州实施小班化教学已有十余载。许多研究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小班化教学的效果。他们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这些结论对美国各州小班化政策的落实状况将发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有关的研究作了综述。

    2002年07期 v.31;No.17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