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其龙
<正>李: 面临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教育家都在思考各国教育如何改革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大家知道,德国人是非常善于思辩的。您作为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德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教育家,能不能谈谈德国教育家们目前在思考什么,是否也在思考德国教育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问题?
1999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李其龙
<正>李: 面临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教育家都在思考各国教育如何改革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大家知道,德国人是非常善于思辩的。您作为原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德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教育家,能不能谈谈德国教育家们目前在思考什么,是否也在思考德国教育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问题?
1999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以“平等、效率、需求”作为主旋律,其中“需求”起着杠杆作用而具两重性:当社会需要安定时,“需求”的杠杆向“平等”一方偏重;当社会需要发展时,“需求”的杠杆向“效率”一面倾斜。
1999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以“平等、效率、需求”作为主旋律,其中“需求”起着杠杆作用而具两重性:当社会需要安定时,“需求”的杠杆向“平等”一方偏重;当社会需要发展时,“需求”的杠杆向“效率”一面倾斜。
1999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赵中建
<正>翻开美国的教育典籍和学术著作,很少能读到有关“素质教育”的字句,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中不存在我们所称之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我们至少可以从对学生的需要的了解和为此而采取的改革举措,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有所了解。
1999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赵中建
<正>翻开美国的教育典籍和学术著作,很少能读到有关“素质教育”的字句,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教育中不存在我们所称之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我们至少可以从对学生的需要的了解和为此而采取的改革举措,对美国的“素质教育”有所了解。
1999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实言
<正>在英国,尽管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还是可以从战后英国围绕“质量”与“平等”展开的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轨迹中看到英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文想通过分析描述战后英国由注重“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乃至今天“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探讨战后英国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1999年02期 7-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实言
<正>在英国,尽管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还是可以从战后英国围绕“质量”与“平等”展开的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轨迹中看到英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文想通过分析描述战后英国由注重“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乃至今天“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探讨战后英国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1999年02期 7-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汪凌
<正>法国历来重视公民教育,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费里的共和国教育至二十世纪密特朗时期的教育改革,都可以看到公民教育在课程表中的份量。而在本文的题目中,现代公民教育则与我们惯常的理解不同,它是指关于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的法国如何有质量的生存而进行的教育。笔者以为,这正是法国社会目前所关注的教育焦点之一。
1999年02期 9-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汪凌
<正>法国历来重视公民教育,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费里的共和国教育至二十世纪密特朗时期的教育改革,都可以看到公民教育在课程表中的份量。而在本文的题目中,现代公民教育则与我们惯常的理解不同,它是指关于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的法国如何有质量的生存而进行的教育。笔者以为,这正是法国社会目前所关注的教育焦点之一。
1999年02期 9-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徐斌艳
<正>德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个性的和谐发展,早在十八世纪,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曾警告教育者“不要进行过渡的教育,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同时这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1999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徐斌艳
<正>德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个性的和谐发展,早在十八世纪,被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曾警告教育者“不要进行过渡的教育,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同时这还可能毁灭他们今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1999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陈永明
<正>今年11月,笔者与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时特意请教在日本接近于我国素质教育的用语是什么?藤田教授认为,“可能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因为现在日本教育界基本上不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术语,在有权威的教育词典里也没有“素质教育”词条。但是,对“素质”却有一番论述。
1999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陈永明
<正>今年11月,笔者与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时特意请教在日本接近于我国素质教育的用语是什么?藤田教授认为,“可能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因为现在日本教育界基本上不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术语,在有权威的教育词典里也没有“素质教育”词条。但是,对“素质”却有一番论述。
1999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高文
<正>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89个地区(其中包括21个联邦成员国)、120个民族组成的俄罗斯联邦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俄罗斯社会各领域中,无论是社会意识,还是价值体系都在发生变化。在这样一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俄罗斯的教育同样在经历着一个更新的过程。1992年7月10日批准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指出:“……教育,是指有利于个人、社会、国家的有目的的教学教育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规定的俄罗斯联邦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力之一”。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宜布教育领域为优先发
1999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高文
<正>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89个地区(其中包括21个联邦成员国)、120个民族组成的俄罗斯联邦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俄罗斯社会各领域中,无论是社会意识,还是价值体系都在发生变化。在这样一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俄罗斯的教育同样在经历着一个更新的过程。1992年7月10日批准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指出:“……教育,是指有利于个人、社会、国家的有目的的教学教育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规定的俄罗斯联邦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力之一”。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宜布教育领域为优先发
1999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沈晓敏
伊藤重男是日本著名的脑科学专家,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长、理化学研究所国际前沿研究系统主任。武村重男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现为广岛大学教授,日本学科教育学会会长,国际课程教学学会会长(学会总部设在美国)。本文选自日本新近出版的《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综合性学习为中心》(中野光等编)。因谈话内容较长,本文作了适当删节。两位学者的谈话给今后的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无启发。当然,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和证实。
1999年02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沈晓敏
伊藤重男是日本著名的脑科学专家,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长、理化学研究所国际前沿研究系统主任。武村重男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现为广岛大学教授,日本学科教育学会会长,国际课程教学学会会长(学会总部设在美国)。本文选自日本新近出版的《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综合性学习为中心》(中野光等编)。因谈话内容较长,本文作了适当删节。两位学者的谈话给今后的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无启发。当然,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和证实。
1999年02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R·N·凯因,C·凯因著,高文
《外国教育资料》已发表多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融信息技术与新教学观念于一体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现。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认知或学习视作智力建构的结果。所谓“智力建构”至少包括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学习者通过积极加工融新旧信息于一体而获得理解与意义;其二是强调学习必然受到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情境的影响,受到学习者因与环境、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自身的情绪与情感、信念与态度的影响;最后,学习者在进行“智力建构”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放松警觉状态”,这是一种融合有意识的中心注意与无意识、下意识的边缘注意的一种特殊状态,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状态。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现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力求将有关人脑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充满信心地在创造性地掌握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高新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每一个人自身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脑的巨大潜力。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特翻泽R·N·凯因、G·凯因于1990年10月在《Educational Leadership》杂志上发表的“理解一种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观点”一文,以引起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1999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R·N·凯因,C·凯因著,高文
《外国教育资料》已发表多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融信息技术与新教学观念于一体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现。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认知或学习视作智力建构的结果。所谓“智力建构”至少包括三层意思:其一是指学习者通过积极加工融新旧信息于一体而获得理解与意义;其二是强调学习必然受到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情境的影响,受到学习者因与环境、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自身的情绪与情感、信念与态度的影响;最后,学习者在进行“智力建构”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放松警觉状态”,这是一种融合有意识的中心注意与无意识、下意识的边缘注意的一种特殊状态,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状态。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现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力求将有关人脑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充满信心地在创造性地掌握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高新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每一个人自身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脑的巨大潜力。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特翻泽R·N·凯因、G·凯因于1990年10月在《Educational Leadership》杂志上发表的“理解一种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观点”一文,以引起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1999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张华
<正>回首课程发展史,经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重大的甚至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计划不是昙花一现、中途夭折,就是其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反思个中原因,人们发现:这些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往往过多沉醉于描绘改革的理想或蓝图,而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极少关切。为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已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
1999年02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张华
<正>回首课程发展史,经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重大的甚至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计划不是昙花一现、中途夭折,就是其实施结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反思个中原因,人们发现:这些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往往过多沉醉于描绘改革的理想或蓝图,而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极少关切。为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关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已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
1999年02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王斌华
<正>一个社会开办学校,目的是让包括儿童、青年或成人在内的受教育者接受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课程规划工作者应该为受教育者制定合理且有效的课程计划。在制定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课程规划工作者至少应该掌握下列三方面的信息:
1999年02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王斌华
<正>一个社会开办学校,目的是让包括儿童、青年或成人在内的受教育者接受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课程规划工作者应该为受教育者制定合理且有效的课程计划。在制定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课程规划工作者至少应该掌握下列三方面的信息:
1999年02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石伟平,周加仙
<正>斯坦豪斯(Lawrence Stenhouse)是英国现代课程论著名专家,他曾在中学和大学从事过教学工作,后来担任东安吉利亚大学教育应用研究中心主任。1966年和1972年,他先后两次应邀主持全国性课程革新项目,是一位在英国享有盛誉的课程改革家。他的代表作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75)。在该名著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课程规划的“过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本文主要以这本书为线索,概要介绍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
1999年02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石伟平,周加仙
<正>斯坦豪斯(Lawrence Stenhouse)是英国现代课程论著名专家,他曾在中学和大学从事过教学工作,后来担任东安吉利亚大学教育应用研究中心主任。1966年和1972年,他先后两次应邀主持全国性课程革新项目,是一位在英国享有盛誉的课程改革家。他的代表作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75)。在该名著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课程规划的“过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本文主要以这本书为线索,概要介绍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
1999年02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张文军
<正>三、赫斯特对课程的阐释 赫斯特认为,一种明智的课程必然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2.能充分反映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3.能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
1999年02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张文军
<正>三、赫斯特对课程的阐释 赫斯特认为,一种明智的课程必然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2.能充分反映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3.能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
1999年02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朱贤,陈剑华
<正>近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关于教育领域中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问题,也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笔者觉得,目前人们对于科学教育的认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明确之处,尤其是有些刊物上较多提到的在科学教育中要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说法,更是必须在基本概念上对它加以厘清。我们认为,应该从对科学概念的分析入手,探讨科学教育的问题,最终提出一种旨在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教育任务的目标。
1999年02期 52-5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朱贤,陈剑华
<正>近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关于教育领域中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问题,也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笔者觉得,目前人们对于科学教育的认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明确之处,尤其是有些刊物上较多提到的在科学教育中要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说法,更是必须在基本概念上对它加以厘清。我们认为,应该从对科学概念的分析入手,探讨科学教育的问题,最终提出一种旨在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教育任务的目标。
1999年02期 52-5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吴亚萍
<正>从1989年开始,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发布了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三个标准:一是关于数学课程的标准,二是关于评价的标准,三是关于数学教师职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NCTM打算在2000年出版“标准”的修订本,为此,1997年1月,NCTM下属的美国数学学会协会基金组织(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ssociation Resource Groups简称AMSARG)的专家们就“标准”
1999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吴亚萍
<正>从1989年开始,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发布了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三个标准:一是关于数学课程的标准,二是关于评价的标准,三是关于数学教师职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NCTM打算在2000年出版“标准”的修订本,为此,1997年1月,NCTM下属的美国数学学会协会基金组织(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ssociation Resource Groups简称AMSARG)的专家们就“标准”
1999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钟启泉
<正>一 扫盲范畴论 关于“何谓扫盲”,尚未确立普遍性的定义,其概念正在扩张。一般认为,“扫盲”这一术语包含了文字的“读、写”。但是另方面,围绕着“何种特定的能力或知识构成扫盲”的问题反复展开了讨论。它未必有恒久不变的理由。利马格(L.Limage)指出,扫盲的涵义只有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才能界定。社会、个人的需求变化了,其涵义也会发生变化。本节从下列五个视点琢磨扫盲的涵义、内容与范围。
1999年02期 59-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钟启泉
<正>一 扫盲范畴论 关于“何谓扫盲”,尚未确立普遍性的定义,其概念正在扩张。一般认为,“扫盲”这一术语包含了文字的“读、写”。但是另方面,围绕着“何种特定的能力或知识构成扫盲”的问题反复展开了讨论。它未必有恒久不变的理由。利马格(L.Limage)指出,扫盲的涵义只有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才能界定。社会、个人的需求变化了,其涵义也会发生变化。本节从下列五个视点琢磨扫盲的涵义、内容与范围。
1999年02期 59-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格拉乌迪奥·法斯盖兹,杨西强
<正>一、拉美高校教师培训问题的背景 1960年至1980年间拉丁美洲大学入学人数的增加导致现存学校的迅速扩充和一些新学校的建立以及其他各种水平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扩大,出现一种所谓第三世界国家中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师生比率。
1999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格拉乌迪奥·法斯盖兹,杨西强
<正>一、拉美高校教师培训问题的背景 1960年至1980年间拉丁美洲大学入学人数的增加导致现存学校的迅速扩充和一些新学校的建立以及其他各种水平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扩大,出现一种所谓第三世界国家中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师生比率。
1999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马庆发
<正>一、瑞士中等教育基本类型与特征 瑞士现有26个州,教育实行“文化自治”,以各联邦州“行使其权力,联邦政府不能取代州的权力”,具体而言,在教育方面,《宪法》只授予联邦政府几项特殊的任务。各州拥有主权设立学校(公立或私立),制定学校法、条例和制定其它章程。体现在中等教育的权限,经常分散于州或联邦一级(主要指互相认同毕业资格问题)。瑞士的教育政策权限和法律权限,
1999年02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 马庆发
<正>一、瑞士中等教育基本类型与特征 瑞士现有26个州,教育实行“文化自治”,以各联邦州“行使其权力,联邦政府不能取代州的权力”,具体而言,在教育方面,《宪法》只授予联邦政府几项特殊的任务。各州拥有主权设立学校(公立或私立),制定学校法、条例和制定其它章程。体现在中等教育的权限,经常分散于州或联邦一级(主要指互相认同毕业资格问题)。瑞士的教育政策权限和法律权限,
1999年02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 俞桂林
<正>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激增,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使俄罗斯的初等学校面临着一系列十分尖锐和复杂的矛盾:知识量扩充的无限性与教学计划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科学知识的一体化与学科性教学的扩大化之间的矛盾,根据个人一活动的观点来安排教学过程与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之间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矛盾已严重阻碍了俄罗斯初等学校的发展。
1999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俞桂林
<正>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激增,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使俄罗斯的初等学校面临着一系列十分尖锐和复杂的矛盾:知识量扩充的无限性与教学计划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科学知识的一体化与学科性教学的扩大化之间的矛盾,根据个人一活动的观点来安排教学过程与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之间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矛盾已严重阻碍了俄罗斯初等学校的发展。
1999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祝智庭
<正>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世界各国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近况。
1999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祝智庭
<正>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世界各国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近况。
1999年02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