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二)

    佐藤正夫;钟启泉;

    <正> 四机械技术、自然科学的引进而导致的课程改造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的时期,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伴随逐渐得到发展的机械技术、科学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而取得了显著发展的时代。这就是说,这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要求技术的发达,新的发明发现层出不穷并且一一应用于产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的时代;一个同机械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不,更确切地说,旨在使机械技术、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飞跃进展的时代。

    1989年05期 1-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 日本文部省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我国的文教政策——终身学习的新发展(下)

    方正淑;李协京;

    <正>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改善和充实第一节政策的概要随着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的高度化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另外,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也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其作为终身学习重要场所的机能。为此,目前正根据大学审议会的审议动向,推进大学教育研究的高度化、个性化和灵活化。另外,在改革大学招生制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适应时代发

    1989年05期 7-1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通过人道化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高质量(续一)

    Г·亚戈金;杜殿坤;

    <正> 同志们!改革特别尖锐地提出了教师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深刻了解自己的学科,掌握多种教学法手段,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的教师。而且这还不够。还需要学识渊博,有文化素养,有求知热情,有创造的志向。通过《教师报》、电视台和各种杂志,使革新者教师的名字为全国所熟知。但是,学校需要的不仅是十个、一百个甚至一千个革新者。没有一种教学法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合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创造者,去发现自己的、适合他的个性品质的教学法。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1989年05期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原则(四)

    朱佩荣;

    <正> 十、以发展学生的认识积极性为目标的实质性评价(上)在阿莫纳什维利的实验学校里取消了分数,但这并不等于说对学生的学习不作任何评价,而是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评价取代用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的分数,他把他的评价方法称做"实质性评价"。1.分数与评以: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数与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阿莫纳什维利说,分数是用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评价过程结果的一个抽

    1989年05期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作为教学手段和学习动作的模拟活动

    Л·M·弗列德曼;К·Н·沃尔科夫;邓鲁萍;

    <正> 在探讨直观性问题时我们已经看到,直观教学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模拟,而在分析学习活动的理论和分阶段形成智力动作的理论时我们又清晰地得知,模拟是重要的学习动作。这样就必须弄清楚,模拟究竟是什么,它在教学中起何等作用。模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特殊概念是从认识论中借用来的。正是在认识论中第一次形成了模型和模拟的确切概念。当我们在探讨认识过程时,我们已经看到,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间接认识的途径来完成的。在科学认识中运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就是间接认识的方式,在这

    1989年05期 31-37+4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大学改革

    P·G·阿尔特巴赫;鲍怡军;

    <正> 所谓大学改革也许最好被解释为一个有计划地改革高等教育的过程。改革这一名词通常适用于事物基本性质或结构的改变;课程设置一类较小的变更,称之为革新则更为恰当。尽管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在讨论高等教育的巨大改革了,可是,大学改革的观念仍然是十分有限的。战后,高等教育的许多发展并非出自有目的的或有计划的改革,而是在于功能、学院和事先并没有衔接、计划好的课程的增长——仅仅是简单的扩大而已。

    1989年05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美苏现行学位制度

    郭玉贵;

    <正> 美苏两国现行学位制度和高等教育的实施情况均不尽相同,某些教育水平级别在两国内部有不同的归属(例如苏联将中学后实施的2-3年的专业教育归于中等专业教育范畴;二国对教育级别的认可标志(学位、证书)存在不同的表征。因此,在两国的学位层次结构之间难以确立严格的等值概念。为寻求一种使被比较对象最近似可比的一种方法,我们设了二个参照参;第一,按照联合

    1989年05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试论日本的学历主义——兼评我国“文凭热”的功罪

    沈晓敏;

    <正> 引言作为教育先进国的日本,今天又以"学历社会的典型代表"著称于世。"学校繁荣,教育衰败"已成为日本学者描述当代日本教育的特色时惯用的语句。这种"衰败的教育"表现为激烈的升学竞争与残酷的考试地狱,而在背后则是学历主义的社会风潮在作祟。其实,学历主义并不是日本独特的现象,在西方社会,"qualification"、"credent-ialism"等与"学历主义"同义的词也被学者们广泛使用。

    1989年05期 53-6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关于“多层次教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进展

    詹振权;

    <正> "多层次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命题。远在古代社会,就出现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和实践;而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在其漫长的研究过程中儿经曲折,至今仍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因而它至今仍在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一)何谓"多层次教学"?杜殿坤同志写道:"多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以便促使每一个儿童都得到最优的

    1989年05期 65-7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 走向合作教育——读《苏联关于教育思想的论争》

    刘力;

    <正> (一)一九八六年以来,苏联开展了教育大讨论,一批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研究的著名教师革新家在对苏联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的教育主张——合作教育,由此引起了苏联教育界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教育科学为什么进步得这么缓慢?"贯穿于《苏联关于教育思想的论争》(杜殿坤、朱佩荣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这一文集的两个中心议题正是苏联实验教师考虑已久并设法加以解决的问题。

    1989年05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战后美国中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初步评价

    李亚玲;

    <正> 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美国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中,总结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因广泛推行现代派教育理论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教训,又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生产与科技飞跃发展的现实要求下,认为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于只强调个人的普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提高了,急切需要鼓励智力发展和突出培养天才,以便多出、快出具有高度科研能力和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材。这就要求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上,与此相适应,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也进行了更新和发展。

    1989年05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