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教学的内在品质探析
曹石珠
摘要(Abstract):
课堂是个体生命展示与成长的重要场城,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关怀与人文关切的活动,和谐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诉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志。和谐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目的与状态,又是一种暂存的动态生成过程,也是一种关系,还是一种审美品格。和谐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等内在品质。
关键词(KeyWords): 和谐课堂教学;内在品质;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曹石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转引自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课程.教材.教法,2006(2) :13-17
- [2] 辛继湘.论教学的审美品格.高等教育研究,2006(6) :93-97
- [3] [6]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5. 196. 197
- [4] [8]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0. 19
- [5] 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兼评抑制频考文化的意义.教育研究.2006(11) :3-10
- [9]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4-5
- [10]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2
- [11] 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4
- [12] 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9
- [13] [14] 鲁洁.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法,2003(3) .2-9
- [15] 陈旭远等.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4(4)
- [16] 叶谰.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10) :24-30
- [17]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论争的思考,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2007(4) :61-65
- [18] 大田尧.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中国教育学刊,2006(10) :8
- [19] 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中国教育学刊,2006(1) :72
- [20] 张华.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