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地方性非制度规范初探
董洪亮
摘要(Abstract):
教学的规范系统型塑着教学的实际样式,但是其中的地方性非制度规范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教学的地方性非制度规范存在于边界清晰的区域当中,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变化性,它在教学思想与行动之间搭建桥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实际标准,为教师行为的合理化提供解释框架。地方性非制度规范反映着规范设定的权力关系。它的获得主要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地方性非制度规范;社会表征;技术标准;教学解释;权力关系;观察学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董洪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0
- [2] 罗明基.高师课堂教学规范初探.课程·教材·教法,1996(5)
- [3]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3)
- [4] 李森、陈妙娥.走向解放的现代课堂教学规范.山东教育科研,2002(11)
- [5] [7] [13] 这里引用的素材来自于研讨小组的日常讨论,这个研讨小组由我与 N 市 B 小学的几位教师组成.见:http://www.byyxx.cn
- [6] 赵大勇等.杜郎口教学模式调查.见: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content-4436858. htm
- [8] 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1)
- [9]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11-212
- [10]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31-333
- [11] 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38-39
- [12]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199-200
- [14] 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