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以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Construc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the Migrant Population: Case Studies of the Families in Migrant Schools
张佳伟,徐瑛
摘要(Abstract):
家庭教育是流动人口家庭化城乡迁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随迁子女家庭,采用质性研究的策略,以对234户家庭的大范围入户调查为基础,试图探寻这部分群体在城乡流动中的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建构过程。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和呈现,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承担主体呈现多元特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呈现趋向城市化与内卷化相交织的特征;同时,流动人口入学政策也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适应策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打工子弟学校;家庭教育;家庭适应策略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外来工子弟学校)”(项目编号:AS1500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张佳伟,徐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1993(2):97-104.
- [2] 钟乐江.给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朗朗晴空[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5):6-7.
- [3] 但菲.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2-136.
- [4] 蒋剑桥,付桂芳.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及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15):113-115.
- [5] 谢畅.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边程中的家庭教育责任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5):55-58.
- [6] 徐胜男,吴法,王旭.济南市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J].青少年学刊,2017(1):11-15.
- [7] 樊欢欢.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5):100-105.
- [8] Tilly,L.A.Individual Lives and Family Strategies in the French Proletariat[J].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1979(2):137-52.
- [9] Moen,P.& Wethington,E.The Concept of Family Adaptive Strategi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2(18):233-251.
- [10] 韩晓燕,文旻.“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6-141.
- [11] Sturman.Case Study Methods[A].Keeves,J.P.& Lakomski,G.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msterdam[C].New York,NY:Pergamon,1999:103.
- [12] 陈向明.质的硏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硏究[M].北京:敎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 [13] Tilly,C.Migration in Modem European History[A].McNeill,W.& Adams,R.Human Migration:Patterns and Policies[C].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48-74.
- [14] 余驰,石智雷.往复式流动还是永久性回流: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性差异及决定因素研究[J].南方人口,2011(1):33-40.
- [15] 盛亦男.中国的家庭化迁居模式[J].人口研究,2014(3):41-54.
- [16] 缪建东.家庭教育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98.
- [17]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4-8.
- [18]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 [19]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 [20] [英]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89.
- [21] Epstein,T.S.South India:Yesterday,Today and Tomorrow[M].London:Macmillan,1973:207.
- [22] 杜晓利.迁徙自由视角下保障流动儿童初中后受教育权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5(6):20-25.
- [23] 张绘.流动儿童初中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的调研数据[J].教育学报,2015(3):53-61.
- [24] 杜永红.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5):21-24.
- (1)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口径,本课题所研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 (2)本文中流动人口是指进城务工人员。
- (3)注: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本研究所有个案中的人物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