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课程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Status Quo,Issues,and Prospection of Curriculum Aesthetic Inquiry in Taiwan
夏永庚,黄彦文
摘要(Abstract):
课程美学是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课程美学语言的运用、美感经验不同角度的揭示、美感经验的跨学科培育路径、课程美学的教学艺术等主题。这些研究的开展丰富了课程理论,引导了实践领域的美学探究。但也存在课程美学内涵不清、本土化课程美学研究较少、部分课程美学用语过于抽象等问题。今后,需要紧扣美感的核心特质,进一步澄清课程美学的内涵以及在建构本土化的课程美学研究上多努力。
关键词(KeyWords): 台湾;课程美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夏永庚,黄彦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ann,J.S.Curriculum Criticism[C].Pinar,W.(ED.).Curriculum Theorizing:The Reconceptualists[M].California:Mc 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5:135.
- [2][3]洪咏善.跨域SAS(社会/艺术/科学)美感教育的课程发展[J].教育人力与专业发展,2012(1):5-60.
- [4]林逢祺.美感创造与教育艺术[J].教育研究集刊,1998(5):51-72.
- [5]陈伯璋,卢美贵.慢与美共舞的课程—幼儿园新课纲美感内涵领域探源[J].儿童与教育研究,2009(5):1-22.
- [6]欧用生.课程研究的新视野[M].台北:師大书苑,2010:188.
- [7]黄政杰.教学艺术[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0:1.
- [8]欧用生.课程理论与实践[M].台北:学富文化,2006:58-80.
- [9][10]欧用生.当教师与艺术相遇——艺术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J].研习资讯,2009(5):25-34.
- [11]周淑卿.借镜于艺术的教学——与艺术创作者/教师的对话[J].当代教育研究,2009(2):1-29.
- [12][16]周淑卿.课程美学研究在台湾:议题与问题[J].教育学报,2012(2):31-44.
- [13]黄彦文.迈向一种共鸣的课程美学研究取向[A].美学取向课程与教学之理论建构与应用学术论坛[C].台北:台湾教育研究院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2010.
- [14][15]楊宏琪.台湾课程美学研究之现况与未来趋势[J].教育学报,2012(1):45-66.
- [17]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Richard Nice Trans)[M].New York,NY:Routledge,2010.
- [18][19][20][22][23]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77,282,277-278,325,350.
- [21]Kant,I.Kritik der urteilskraft(2nd ed.)[C].James Creed Meredith(Trans.&Eds.).Critique of Judgement[M].New York,NY:Oxford,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