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李克建
摘要(Abstract):
结构主义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西方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对于丰富和提升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知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析,然后梳理了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谱系,最后重点对结构主义作为方法论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KeyWords): 结构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克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3] [22] [23] 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7. 2-11. 102. 102
- [2] 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序言.7
- [4] 李幼蒸.结构与意义--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50
- [5] 列维·施特劳斯语,引自高宣扬.结构主义.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 .97
- [6] [13] [15] [16] [18] [19] [20] Gibson,Rex.结构主义与教育.石伟平、王斌华、王红宇、洪光磊、黄志成、吴刚合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4. 205~230. 230. 32. 207. 207. 209
- [7] 参见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9
- [8]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9
- [9]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10] 伯恩斯坦.论教育知识的分类和构架.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11] Bernstein,B.(1990) .Class,codes & control(Vol.Ⅳ)-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London:Routledge.[12] Willis,P.(1977) .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Westmead,England:Saxon House Press.
- [14] Cherryholms,Cleo.(1988) .Power and Criticism:Post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23-30.
- [17] 许美德.比较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三个流派.李克建译.全球教育展望,2006(8)
- [21] 列维·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