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公平感的法律程序治理——以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律规制为视角The Legal Procedural Governance of Education Fairness Sense: From the Viewpoint of Legal Regulation to Exter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陈肇新
摘要(Abstract):
当前对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活动仅从教育市场供给侧进行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能解决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定性问题。多头监管导致权责不明的局面,容易使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规避监管。在监管体制和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短期内难以重构的情况下,有必要关注教育市场的需求侧,寻找受教育者盲目追逐校外培训的深层次原因,即教育公平感的缺失。通过分析公平感、教育公平感、程序公平感等概念,明确教育公平感的形成依赖于程序性机制。因此,将加强程序治理贯穿于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体制改革和相关决策制定过程当中,使受教育者在法律程序的治理中维持和提升其教育公平感。
关键词(KeyWords): 教育公平感;法律程序;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肇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骏.越减负孩子越辛苦,怎么破?[N].解放日报,2017-6-2(2).
- [2]教育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2/26/content_5268856.html,2018-2-26/2018-4-5.
-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7053/201803/t20180320_330731.html,2018-2-22/2018-4-5.
- [4]江德斌.华杯赛暂停奥数要降温[N].华商报,2018-3-2(4).
-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9/content_5278210.html,2018-3-29/2018-4-5.
- [6]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11.
- [7]陆铭,蒋仕卿.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J].世界经济,2007(5):44-51.
- [8]薛海平.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3):47-69+188-189.
- [9]徐莉.中小学校外培训乱象及其体制根源探寻[J].教育科学,2015(4):51-57.
- [10]江峰,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2-78.
- [11]季卫东.论法律试行的反思机制[J].社会学研究,1989(5):81-91.
- [12]安青网.课外培训机构到底有多乱?近七成处于“灰色”地带[EB/OL].http://www.ahyouth.com/news/20180402/1332798.html,2018-4-2/2018-4-5.
- [13]钟剑都.谁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N].中国教育报,2012-10-16(1).
- [14]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02/201507/t20150706_192618.html,2015-6-30/2018-4-5.
- [15]李新玲.警惕培训机构软文煽动教育恐慌[N].中国青年报,2018-3-26(9).
- [16]田正平,李江源.教育公平新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9-48.
- [17]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 [18]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4.
- [19]孙百才.测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平等---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9(1):12-18.
- [20]吕晓俊,刘帮成.高校大学生公平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感的视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72-78.
- [21]吕星宇.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3-6.
- [22]刘广明.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9-173.
- [23]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3):126-132.
- [24][比]佩雷尔曼.法律与修辞学[J].朱庆育,译.法律方法,2003(2):155-160.
- [25]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8-19.
- [26][美]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8-9.
- [27]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J].教育研究,2013(10):111-120.
- [28]马怀德.教育决策法治化要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9-12.
- (1)例如举办经年、在全社会有较大影响力的华杯赛就被紧急叫停。
- (1)参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的条款。
- (2)例如,通过查寻企业工商信息,国内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学而思”(全称“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性法人,企业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和控股),其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其公司介绍主要突出“中小学教育培训”和“3—6岁幼儿思维培训”。又如国内知名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全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性法人,企业类型也是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 (1)例如,通过查寻企业工商信息,“上海市青少年文化培训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经营范围是“中等及中等以下非学历业余教育”,登记管理机关是上海市静安区社会团体管理局,业务主管单位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 (1)当然,有学者认为结果公平不是教育公平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