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初中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
何文胜
摘要(Abstract):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香港现行几套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在创造性思考能力元素训练安排的情况,以便老师在教学时可因应校本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更希望能把成果供教材编写者参考,以便日后修订教材时作出相应的行动。
关键词(KeyWords): 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科书;创造性思维训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文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启思中国语史》称“讨论与练习”、“练习与思考”,《新理念中国语文》称“学习活动”.《朗文中国语文》称“想深一层”、“活学活用”。
- [1] [4] [5] [6] [16]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署.2001. 2. 26. 28. 27
- [2] 布裕民等编.启思中国语文.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国光等编.生活中国语文.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2002;杜振醉主编.新理念中国语文.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2;林洁明等编.学好中国语文.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何万贯等编.朗文中国语文.香港:朗文香港教育.2002;新亚洲出版社编辑委员会编.新亚洲中国语文.香港:新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02;甘玉贞主编.中学中国语文.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2002
- [3] [13] 何万贯等编.朗文中国语文.香港:朗文香港教育,2002. 中二单元六.编辑说明
- [7] [10] [14] [17] 张玉成.教师发问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1988. 60. 61. 120. 124
- [8] [9] [18] [19] 陈龙安著.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53-257. 259-261. 250. 42-44
- [11] 布裕民等编.启思中国语文.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说明.1
- [12] 杜振醉主编.新理念中国语文.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2. 7
- [15] 何文胜.世纪之交香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评议.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3.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