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2022, v.51;No.423(10) 45-5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转轴拨弦三两声:探索中国课堂上的“回音”话语
Tuning the Pegs and Testing the String: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Revoicing in a Classroom in China

肖思汉

摘要(Abstract):

如何研究和展现中国课堂的精致、精巧与精妙?本文以“回音”为例,探索一种基于细致描述和理论阐释的取径。通过对上海市某初中一位资深教师的生命科学课堂上的三个“回音”片段进行话语分析,本文呈现了三种难以归类的“回音”话语,它们既在结构或功能上神似奥康纳和迈克尔斯及其追随者所研究的话语,又与其有着丰富而细微的差别。从这些“回音”话语中,可以看到中国教师独特的教学智慧。借助这些分析,本文进而讨论了中国课堂研究者如何面对和处理舶来的概念和理论的问题。

关键词(KeyWords): 课堂互动;回音;话语分析;质性方法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肖思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