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2020, v.49;No.396(07) 3-2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尼采、布克哈特与人文教育的后现代困境
Nietzsche, Burckhardt, and the Postmodern Aporia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刘小枫

摘要(Abstract):

青年尼采的第二篇"不合时宜的观察"即《论史学对生活的利弊》在尼采的整个写作生涯中地位非常特别,其批判矛头明显针对德意志人文教育的史学化。尼采的这一"观察"很可能与史学大家布克哈特相关,是尼采对布克哈特教育理想的劝诫,因为布克哈特热衷于提高中产阶级市民的艺术乃至学术爱好。尼采认为,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人文教育程度越高,精神生活越普遍浅薄化,大学和中学教育成了"民主的胡作非为"的温床。后现代的人文教育状况让如今的我们不得不想一个问题:尼采与布克哈特之间的隐匿对话的思想史意义是什么。

关键词(KeyWords): 尼采;布克哈特;人文教育;史学;教育危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6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公职人员的人文思想训练与政治素养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J2016AW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刘小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