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体与历史文化之间——孔子删述“六经”的知识观念及教材编制意蕴Between Individual and Historical Culture——The Knowledge Implication of Confucius Compiled “Six Classics”
叶波
摘要(Abstract):
孔子删述“六经”以赓续斯文、成就个体,富有教材知识意蕴。“述而不作”是孔子删述“六经”的主要知识行为,表现为对知识的分类整理、功能筹划和践履体证。缘构境域性的知识观念赋予了“六经”作为个体缘发性进入具体生命境域,以构成性地获得“知”的功能定位。由此,“六经”作为教材,其基本知识结构以历史经验叙事为表层结构,以共同价值观念隐微其中,通过对以“艺”为核心的生存和思想方式的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指引作用以及身体实践的活动筹划,成为了个体通达历史文化的居间存在。孔子删述“六经”的教材知识意蕴或可超越人文传统,获得普遍意义,成为教材编制的一条可能进路。
关键词(KeyWords): 六经;孔子;教材知识;知识观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课程的兴起——一种谱系学的考察”(项目编号:19FJKB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叶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71.
- [2]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J].教育学报,2007(1):79-81.
- [3][10][1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29,329,329.
- [4] (汉)班固.汉书(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23.
- [5][20][42] 何俊.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16(9):64-87.
- [6] (元)郝经.陵川集(第三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655.
- [7][11][17][18][22][23][24][25][26][28][34][38][39]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7:556,235,589,747,740,729,625,1,766-767,70-72,621,1161,1358.
- [8] (汉)许慎.说文解字[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358.
- [9]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1.
- [13]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40.
- [14]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19.
- [15]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609.
- [16] (清)焦循.焦循诗文集[M].刘建臻,辑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133.
- [19]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523.
- [2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06.
- [27]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36-44.
- [29] 张祥龙.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J].哲学研究,1999(6):67-71.
- [30]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55.
- [31] 刘启迪.新时代我国统编教材的编写方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3):64-70.
- [32] [德]马克思·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为一门伦理学人格主义奠基的新尝试[M].倪梁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602.
- [33] 张祥龙.舍勒伦理学与儒家的关系——价值感受、爱的秩序和共同体[J].现代哲学,2018(3):74-87.
- [35] 孙瑞玉.舍勒价值伦理学中的“榜样追随”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2020(5):39-48.
- [36] 张传燧.“时习之说”:《论语》的教学“乐”境及其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6):65-69.
- [37][45]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3,85.
- [40] 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85.
- [41] 刘铁芳.教育研究的中国立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1-7.
- [43] [加]瑟乔·西斯蒙多.科学技术导论[M].许为民,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209.
- [44] [英]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