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课程教学基本理论

  •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法理反思

    于浩;郑晓军;

    学习自由是受教育权的核心内涵与理论基础,保教一体是受教育权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有外延。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其强制性,这构成对学龄前儿童学习自由的法律拘束,亦是法律家长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推进过程中,对学习自由的法律拘束必须合法且合理,一方面通过是否必须强制接受学前教育、内容是否确定以及方式是否唯一等维度限缩受教育义务的外延,另一方面规范受教育义务对应的父母、社会和国家等主体的教育职责。在承担论证负担的前提下,立法主体可就学习自由的非核心内容进行法律规制。

    2020年04期 v.49;No.393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校园性别欺凌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性与性别少数学生为例

    罗鸣;

    治理校园欺凌专项政策的相继出台表明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日益重视。但目前的相关政策缺乏性别视角,使得校园性别欺凌的受害者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这部分是因为关注青少年学生性与性别身份和身心健康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屈指可数,从而缺乏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依据。因此,本文以性与性别少数学生这一典型易感群体为例,来讨论校园性别欺凌与校园安全、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基于2070份来自全国在校生的网络问卷数据,本文发现,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性与性别少数学生,较之未遭受欺凌的性与性别少数同伴,有着更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更高水平的风险行为。校园欺凌主要通过"身份疑虑"发生作用,校园环境与身份差异性会对校园欺凌实际产生的负面影响产生调节效应。这些发现提示我们,性与性别教育、完善学校预防和治理欺凌制度等是塑造友善安全校园不可或缺的元素。

    2020年04期 v.49;No.393 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课程知识的谱系建构及其学术取向的演变: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钩沉与展望

    杨明全;

    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历程说明,课程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批判性的学术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谱系化并承载特定学术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盛是现代课程论得以确立的时代背景,初创时期的课程研究致力于学校秩序的改造与重建,一开始就彰显出特定的学术功能。以博比特、查特斯为代表的早期课程研究者致力于课程研究的科学化和实用化,开启了科学主义课程开发的先河。此后,在课程论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至少涌现出经验课程、理性课程、实践课程和批判课程这四种知识谱系,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学术视角,丰富了课程的内涵。从学术取向上来看,现代课程研究则体现出从"技艺之学"到"原理建构"、再到"实践取向"和"社会批判"的转向。我国的课程研究需要在新的转向中面向未来,梳理参与世界课程研究的得与失,深度参与世界课程研究的潮流,由此表明自身的学术追求,回应国际化的呼声,真正做到学术自立,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走向学术共享。

    2020年04期 v.49;No.393 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具身认知视角下A-STEM学习空间设计

    陈忞;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制式化分科教育及其背后离身认知理论的反思,具身认知与跨学科融合教育模式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从政府到各基层学校都展开了愈加广泛而具有针对性的尝试。但在实践过程中,囿于对具身认知原理理解的不足和相关规范文件更新的延迟,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空间的创设之间形成了不可忽视的落差。本文籍由对具身认知及跨学科融合教育模式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现行建筑设计行业的实践经验,讨论了未来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创设符合具身学习需求的空间范式提供了可能的思想进路与设计原则。

    2020年04期 v.49;No.393 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教材研究

  • 论教材知识选择:从“选什么”到“如何选”

    殷玉新;王丽华;

    知识选择是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教材知识选择作为教材建设的基本问题,不仅涉及学校教育应该选择什么知识供学生学习,更涉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选择值得学生学习的知识。从社会变革和课程与教学变革对教材知识选择提出的要求来看,从"选什么"到"如何选"是教材知识选择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据此,本文建议教材知识选择要立足于教材知识选择的育人价值,建立"选什么"和"如何选"的综合机制,也不能忽视教材知识选择的价值导向。

    2020年04期 v.49;No.393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教师使用教材图片资源的叙事研究

    蒋联江;何琛;赵以;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和符号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教师对教材图片资源的使用实践。通过分析叙事框架、个人访谈和有声思维等质性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使用教材图片资源的实践源于吸引学生、课程内容教学和多元素质培养三大动机;(2)教师图片使用策略包括选用、更换、补充和编辑,体现出差异化的能动性;(3)影响教师能动性差异的因素既包括教师教学目标、多模态意识等个体因素,也包括应试等社会文化因素。

    2020年04期 v.49;No.393 6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教师教育研究

  • 新高考改革中的教师情绪:基于情绪地理学的叙事研究

    黄亚婷;刘浩;

    教师情绪是教育变革中的关键维度,事关教育变革的阻碍或推进。本文结合情绪地理学采用叙事研究三维空间框架对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情境下的高中教师情绪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中教师对新高考改革的消极情绪弥漫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改革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不理解的状态普遍存在,由此带来的情绪误解会阻碍改革的持续推进。因此,浙江省未来的高考改革必须重视高中教师的"情绪侧面",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情绪支持,以实现教师个人叙事与改革叙事的良性互动。

    2020年04期 v.49;No.393 85-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教师评估素养和情境性认知——一项基于上海中小学英语特级教师的个案研究

    宋亚南;陶坚;高雪松;

    研究表明教师评估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估素养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并与情境产生互动,而很少有研究关注教师评估素养发展中的情境性认知。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教师认知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四位英语特级教师的评估素养是如何在国家、学校、个人层面与环境相互影响产生互动的。结果表明,专家型教师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以及个人的反思学习研究,与不同层面的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为评估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0年04期 v.49;No.393 10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儿童研究

  • 自闭症儿童的生物运动知觉及偏转角度的影响研究

    谢宇;贺荟中;范晓壮;易立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8—14岁自闭症儿童的生物运动知觉表现及偏转角度的影响。研究采用了生物运动任务范式:首先给被试观看不同偏转角度(正面、左侧45°和右侧45°)的光点动画,然后要求被试判断动画中的光点小人在做什么运动。研究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生物运动知觉表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自闭症儿童的生物运动知觉表现较差;在不同偏转角度任务中,正常发展儿童完成生物运动知觉的表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自闭症儿童存在偏转角度的优势效应,尤其在左侧45°条件下表现最好。因此,本文的结论是,8—14岁自闭症儿童的生物运动知觉能力总体水平偏低,他们的生物运动知觉表现受到偏转角度影响。

    2020年04期 v.49;No.393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推介一

    <正>·我国第一本关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专著·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入选"改革开放40年,影响教育的40本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奖项,代表了该领域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日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共有三项著作成果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刷新了课程所高水平科研成果所获荣誉历史记录。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020年04期 v.49;No.393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 诚邀

    <正>《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视野,中国行动"的办刊理念,追踪国际教育改革战略与学术前沿,研究中国课程大变革的现实,讲述课程教学的精彩故事,引领"中国经验,世界共享"的潮流。本刊主要设置如下栏目:1.国际教育改革前沿2.课程教学基本理论3.学科教育新视野4.学习研究与课堂转型5.课程改革的中国经验6.海外中国教育研究7.教师教育研究8.考试与评价改革9.教材研究10.专家访谈

    2020年04期 v.49;No.393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