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学力定位与社会发展——访早稻田大学藤井千春教授

    李德显;

    藤井千春,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综合科学学术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生问题解决学习的指导方法和教学分析方法的开发,构建了通过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理论,是日本问题解决学习研究的创始人。藤井千春教授认为,一味鼓动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无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合作意识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无助于学校教育把儿童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进行培齐的目标的实现。正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有效合作才使人类创造文化、改造社会的活动成为可能。建立在良好的同伴关系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或许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在国家实现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即共生社会的实现和作为实现共生社会基础的公共性哲学的确立。这需要学校教育今后必须在这种新的公共性哲学的基础上,为实现共生社会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

    2006年10期 v.35;No.230 3-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人本教育与学校创新:范式转变

    郑燕祥;

    论文对作为人本教育的技能范式、文化范式、市场范式和未来范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这四种范式对学校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者自己三方面的建议,即学校内部人本教育的检讨、人本教育的革新和教学法的革新。

    2006年10期 v.35;No.23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课程实施的叙说研究

    欧用生;

    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过程,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它的概念一直未被深究。Aoki(2005)质疑一向未被质疑的根本问题:"如何理解课程实施?"并从现象学、批判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观点,企图将"课程实施"再概念化,将它从"工具性的行动"转变为"情境的实践",并强调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重要性。本文依据这些理念探讨课程实施的研究方法,并阐述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研究上的意义。全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以 Aoki(2005)的课程理论为中心,检讨课程实施为研究;其次分析课程实施的叙说性质,以及教师叙说在课程实施上的应用;最后则邀请教师一起说故事,想像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2006年10期 v.35;No.230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课程实施与教师心理变化

    尹弘飚;李子建;

    基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研究,本文从心理过程的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领域出发归纳了课程实施中涉及的教师心理变化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启示,其中重点讨论了教师效能、教师忧虑、教师动机以及教师认同感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这些分析,教师改变的维度和过程得以重新界定。在方法论方面,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文化一个体观"理解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心理变化,同时拓展研究方法的范围。

    2006年10期 v.35;No.230 20-2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课改背景下的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行动研究

    王洋;

    上海市大部分高中在近几年经历了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教师队伍短期过度膨胀对学校已有的课堂教学文化带来一定影响的过程。此时开展的二期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课价是学校教改的难点,触及到教育改革的核心。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提出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开展了"上一堂好课"的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校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行动研究过程。由于研究过程运用了全面质量控制的思想,使得学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对其他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6年10期 v.35;No.23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究竟欠缺什么?——从教师推行专题研习遇到的困难引发的思考

    朱嘉颖;

    教师作为改革的实施者,我们常常将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归咎于教师的责任。但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以往教育改革的策划者总是愿意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在改革推行前或推行中,为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量下功夫,各种类型的讲座或教师工作坊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这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最终发展的究竟是教师什么方面的能量呢?知识?技能?态度?我们是否真正知道教师实施课改策略欠缺的是什么?本文以香港的"专题研习"(Project Learning)为例,透过了解并剖析个案教师在实施专题研习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探究课改策略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笔者希望教师的困难能引发所有关心教师成长、关注教育变革的有心人一起来思考: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究竟缺了什么?

    2006年10期 v.35;No.23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以公民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

    黄逸恒;单文经;

    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齐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2006年10期 v.35;No.230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课程实施评鉴:香港初中中国语文科课程改革研究

    黄显华;

    本文可分为下列四部分:1.香港整体课程和中文科课程改革简介;2.课程实施评鉴文献简介;3.研究设计;4.研究结果;5.建议。本研究对香港初中中国语文科新课程的实施分为四个层面去评鉴:1.学生层面——学生学习经验;2.教师层面——教师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教师对新旧课程的看法;3.科组层面——课程领导、科组文化的转变、教科书的选用和调适;4.学校层面——学校试行新课程的经验,个案研究。

    2006年10期 v.35;No.230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 非关成败:以台湾数学课程改革为例

    白亦方;

    什么是数学?为什么数学必须成为学校科目?当前数学课程的结构及其构成理由有哪些?何谓真实的数学课程?哪些人决定了学校数学课程的内容?哪些数学概念与原则受到了重视?而所谓的建构数学,其真实的定义是什么?对于台湾教学现场的师生来说,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意涵?本文首先描述数学课程改革的理由,并探讨教师与数学课程的关系;藉由学界对于所谓"新"数学的见解与批判,剖析其中潜藏对于数学课程改革在本质及相关措施(practices)方面的蕴义。循此,重新思考数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性质,亦有助学界同侪寻觅课程改革历史借鉴的答案。

    2006年10期 v.35;No.230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学校即教师发展之所——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骆玲芳;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而且是教师发展之所。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实践为例,概括了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若干重要方面:坚持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所的理念;实施学校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创建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

    2006年10期 v.35;No.230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台湾南方国中课程实施之研究

    蔡清田;郑又嘉;

    本研究是以台湾南部的"南方国中"(化名)作为研究脉络情境的个案,探究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教室层次课程实施,针对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历程、教室层次的学校本位课程实施、经验课程内涵,提出以下结论:南方国中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历程是以 Skilbeck 的情境分析为架构,倾向于 Glatthorn 方案取向模式,以行政为主导,强调课程领导与课程方案,并且受到组织、信念、人以及社会文化等系统的影响;教室层次的课程实施是以教师的知觉课程为主,以师生的生活经验为媒介,透过师生互动、同侪互动共同创发经验的过程,而学生的课程参与会受到课程内容以外因素的影响;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教室层次课程实施之国中生经验课程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含括认知、情绪、社会三个层面的连续性经验。

    2006年10期 v.35;No.230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课程实施的条件与对策——一所农村中学的个案研究

    马云鹏;张释元;

    建立在对一所农村中学课程实施过程考察基础上,本文提出课程实施的条件应包括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文化基础、外部支持以及时间等。并提出多方获取资源和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校长的领导、构建革新的学校文化等推进农村学校课程实施的对策。

    2006年10期 v.35;No.230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中PDCA循环模式的运用研究

    庄坚;

    PDCA 系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尤因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发展而著称,又称戴明循环。论文阐述一所中学将这一 PDCA 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尤其抓住教师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拟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计划,转变教学行为一一实施管理督导,确保计划实施——总结改进经验,接受效果验收"各个环节。

    2006年10期 v.35;No.23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经验与智慧——中国教师文化的薪火相传

    王玉秋;

    中国教师自古以来就重视经验与体悟,重视"移情体验"和经验智慧。在"工具理性"日益张扬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将中华民族教师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

    2006年10期 v.35;No.23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1642-1989:杜威式的课程者眼中的冲突年代——评《学校课程史》

    夏雪梅;

    <正>《学校课程史》,始于1642年,终于1989年,横跨17一20四个世纪。起点正从中国的明朝遭受北方强悍民族人侵,崇祯皇帝吊死的前两年开始,历清一代帝国的兴起与覆亡,军阀混战,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等几次"亘古未有之大变动"而至中国重新走向世界的前夕。同

    2006年10期 v.35;No.23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