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 “学校知识”的特征:理论知识与体验知识——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教授访谈

    钟启泉;

    安彦忠彦(Yasuhiko Tadahiko)教授是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会临时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安彦忠彦教授多年来专攻课程论、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著有《学校课程的编制与评价》、《现代教学研究的批判与展望》、《新学力观与基础学力》、《初中课程的独特性与编制原理》等。2005年3月,承蒙他委托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信保敦子教授捎来他的《课程编制论》、《以课程开发推进学校改革》等新著,使笔者得以分享他的学术成果。本文以访谈形式梳理了近年来围绕"学校知识"展开的课程社会学研究。

    2005年06期 v.34;No.21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

    张华;

    探究教学认识的本质需要超越启蒙理性视域中的主客二元论,走向关系认识论。这意味着要把教学认识和教学价值融合起来、整体地观照。学生和数师的独特价值分别构成着学生和教师的独特认识。在教学认识中,教师与学生呈交互主体性关系。我国的"教学认识论"是启蒙理性和集权管理体制的奇特结合,它可能有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但却无助于创造个性的生成和发展。

    2005年06期 v.34;No.214 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

    张文军;

    本文解析了传统的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文化的作用及其表现,并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普遍信任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自我负责的精神和能力在建立普遍信任社会中的根本性作用,剖析了控制的课程文化在当前社会的不合宜性,从而论证了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建设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大致框架。

    2005年06期 v.34;No.21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课程领导内涵解析

    林一钢;黄显华;

    本文结合西方课程改革的脉络,分析课程领导内涵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课程领导在当前应有的面貌,最后谈谈课程领导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2005年06期 v.34;No.21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课程领导五向度框架的构建

    余进利;

    本文就课程领导究竟由哪些向度构成这一在整个课程领导研究领域尚未有人发问,却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借鉴学校领导由结构领导、人际领导、政治领导、文化领导及教育领导五向度构成的假说,论证该假说同样适用于课程领导向度框架的构建,以增进时形成全面、强势课程领导的认识。

    2005年06期 v.34;No.214 27-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课程标准”与“学习结果”之辨析——以“基于标准的教育”与“基于结果的教育”之比较为依托

    陈霞;

    "基于结果的教育"中的"结果"是一种跨学科的、面向于 K-12年级教育的学习期望;"基于标准的教育"中的"标准"是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按照 K-12年级的各年级或年级段来陈述的学习期望。"结果"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技能;"标准"则侧重于规定学生的认知技能等等。

    2005年06期 v.34;No.214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美国课程标准之标准研究

    赵中建;

    课程标准之标准指的是规范或衡量课程标准的准则或尺度。本文以美国教师联盟和成就公司、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评价课程标准的尺度为着眼点,对美国课程标准的标准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完善有所裨益。

    2005年06期 v.34;No.21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谈校本课程开发中主体知识观的作用

    王洪亮;

    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并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知识观决定着课程的范式,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开发,诚然也受课程开发主体知识观的支配。知识观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灵魂",从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组织、实施,无不受知识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的左右。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主体知识观的正确与否,关乎着校长课程的成败。

    2005年06期 v.34;No.21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原则:以初中数学为例的研究

    张静;

    新数学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观、数学观、学生观、学习观与评价观等诸多方面的转变,要渗透面向学习者的理念。创设真正的面向学习者的数学学习环境,需要在知识的整合、学生经验的聚焦以及课程的动态设计等方面的观念上有所突破,同时,依据设计的一贯性要求,将知识论、教育心理学原则和教学论基础协调起来,把知识、经验与课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支撑着学习环境中的子系统设计,从而支持学习者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2005年06期 v.34;No.21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浅论培养中学生设定外语学习目标的能力

    吕良环;

    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影响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自主学习进行定位、协调和组织。本文重点探讨了教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目标设定能力的培训,指导他们在学会区分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概念的基础上,了解设定学习目标的复杂性,了解如何设定具体、明晰的学习目标,了解如何根据"学习需要"设定学习目标,了解如何陈述学习目标,了解如何把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从而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可完成的学习任务。

    2005年06期 v.34;No.214 49-5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从默会知识论角度看英语教学

    俞红珍;

    默会知识的存在及其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概述了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的不同概念、默会知识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它时我国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05年06期 v.34;No.214 51-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任务型教学原则解读

    魏永红;

    任务型教学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这里的"任务"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有别于其他教学连径中的练习和活动。采用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在于创造接近自然语言习得的环境和条件,体现语言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关注"如何教"到"如何学",从注重"要学生学什么"转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是怎样学到的"。任务型教学遵循五项教学原则,它们蕴含了任务型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思想精髓。

    2005年06期 v.34;No.21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有效英语学习活动的特征分析

    郭宝仙;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对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对教材进行分析,才能避免教材使用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英语学习活动对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对英语教材中学习活动的分析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外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有效英语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归纳出教材中学习活动分析的主要维度,希望能对教师分析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参考。

    2005年06期 v.34;No.21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浅议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唐铃;

    在二期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愈加重要。文中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的四个途径。

    2005年06期 v.34;No.214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教育人种志与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徐辉;

    教育人种志是伴随教育人类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育人种志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

    2005年06期 v.34;No.214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欧洲教育质量奖及其对我国教育质量管理的启示

    薛海平;

    本文介绍了欧洲教育质量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分析了欧洲教育质量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型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设奖哲学和原则。归纳出的欧洲教育质量奖所追求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和素质教育的契合度,分析表明欧洲教育质量奖所追求的教育质量管理观符合我国未来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可以为改进我国教育质量管理现状提供若干启示。

    2005年06期 v.34;No.21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日本地方教育费现状及对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启示——以日本福冈县为例

    杨咏梅;

    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分析介绍了日本福冈县2002年教育费的使用情况,并进而从日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费支出比例,地方交付税制度和关注社会教育三方面对日本地方教‘育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地方教育有所借鉴。

    2005年06期 v.34;No.214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运动述要

    洪性敏;

    本文阐述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运动的缘起及其指向;非传统学校的实践案例和面临的课题,借以反映韩国对新的教育文化之路的探索。

    2005年06期 v.34;No.214 79-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下载本期数据